西德尼玛:《布达拉》
西德尼玛近照
众多诗人曾写过有关布达拉宫为题材的诗较多,读过的也不少,感觉平平,诗风相似。但这首《布达拉》是完全不一样的诗歌表达。是一种略微带有古典浪漫抒情之上的忧伤记忆、看似很平淡、很和谐的诗风, 但他的语言是个独立自足、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语言创造,构成了当下诗歌语境下,令人眩目的奇观,难以复制的。
西德尼玛诗歌的主要特点是抒情风格自然率真,洋溢着对生命神圣的关怀和对事物本质的眷恋,有一种童真梦幻的吸引力。他的诗学倾向接近古典浪漫抒情。是人类内心隐秘的乌托邦冲动,最直接的神圣表达。
西德尼玛的诗歌特质是独特的,从读到的他的几首中文诗歌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有远见的古典浪漫抒情诗人之一。
——桉叶
《布达拉》
红山顶上的石头
是海水抛弃的石头
九百九十九只潮湿的眼睛
黑夜里格外明亮
谁来丈量石头的高度
是谁东面扔下的绵羊
石墙下分成碎骨
是谁西面扔下的鸡蛋
墙脚完好无损
石头内部的黎明
擦亮了赞普往返的马蹄
河两岸琴声不断
亲人们找到了香火
找到了自己的方式
石头流动如潮
石头下堆满日子
人们从月亮中醒来
黑夜纷纷落地
温暖了石头的骨头
温暖了双手
温暖了一千间
人神同乐的居所
黎明的王子
抛开了孤独的天窗
神剑指向的山外
只有火光和女人
只有四面来的战歌
身披黑色的旗手
鼓声中无法逃脱
故乡背靠石头
让时间死而复生
山下的村庄
从丰收中醒来
乳房济济
长袖飘扬
刻满雨水的石头
欲望把你染成红白两色
日落下海螺吹出的袈裟
望穿了天际的羊群
天际只有人们,只有巫师
石头上空
诗歌飞翔
每一条河流
潮湿了石头内部的故人
神的家宴
填饱了四方的亲人
石头与杨柳中心
众神的呼吸细细弯弯
滋润了土地上的翅膀
云中的石头
人神供奉的天灯
歌声引来雪花时
雪域的母亲
忙碌于每个眼神中
家园内外鼓声四起
青稞田间的琴声
不知流浪了多少个世纪
石头上的石头
太阳的邻里
人的双手
捧着一颗恒星
从故乡穿过庙宇
从此,神鼓内外
人类的姊妹
伤痕累累
从泪水中醒来时
幸福等了多久
山围绕石头三圈
石头围绕人们三圈
人们围绕石头三圈
暮色中的音乐
为天空三圈
虔诚人在石头中
找到了自己的大门
进进出出
日出日落
为人类储存道德
2018-3-6日写于拉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