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山高土远 心野辽阔 ——2020冈仁波齐朝圣纪行(八)
作者:根恒卓玛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21-04-26 09:45:37
点击数:
进藏第7天:冈仁波齐转山(卓玛拉至塔钦)
7月29日早晨7:00,天空还是黑黝黝的,看不见前方的路,启蒙借着高姐带给我们的头灯和自己的小手电筒出发了,我们今天要从卓玛拉回到塔钦。昨晚休息的不是非常好,凌晨四点多来了一批转山人,在我们住的供给站帐篷补充了些吃食和茶水后走了。因为每年转山的时节就五六个月使得许多人不得不连夜赶路,供给站的牧民便也随之没日没夜的提供着方便,真的是又辛苦又暖心。快六点的时候,来了一拨从日喀则来的转山人,还带着小孩,熙熙攘攘之间我们也就起床了。每人拌了一碗又大又香的糌粑,就着二十四小时提供的热茶吃的饱饱,这是在高海拔地区的野外难得的一种美味。日喀则来的小孩子大概有七岁大,睁着大眼睛看着我们的早饭,于是大家也给他拌了一碗,共享这香甜。亏了早饭吃的扎实,不然眼前这段“地狱坡”着实难行。到了7:30,天开始蒙蒙亮起来,我们随着转山人的队伍向越来越高的海拔攀登而上,脚下的碎石连绵不断,前方曲曲折折仿佛没有尽头,本地人都要走几步喘几口,我们更是说话都感到困难。此时,关卓向我们艰难地打手势,示意我们拿出氧气罐吸氧,然后又缓慢走到我身边帮助我吸氧。从出发到现在,我身体状况还算比较好,又怕过于依赖氧气所以坚持没有吸,但此时感觉心脏要从嗓子眼儿跳出来了,不得不吸氧了。感觉好些之后,我们更是将精力集中在脚下,相互扶持着继续向前走,彼此眼中充满了抚慰和担心的深情,这种友爱让我们都充满了力量。前方攀山的路段有6公里之长,海拔直线上升400米,每一步都是一次试炼和考验。走到半山坡的时候,我一下倒在了一块大石头上,我以为就要这样摔下去的时候石块被卡住了,我就这样侧卧在石块上好像休憩一般,惊险过后是豁达的心情,天地辽阔忽而也觉得自己身轻如燕,枪队赶忙过来用镜头留住了这一刻。接近山顶的时候看到飘扬的五彩经幡如胜利的旗帜,我们和日喀则的转山人们一起在此享受半山上无垠的风光,孩子吃着我们赠予的奶片,眼里亮晶晶的光让人心里澄澈而明亮。


接着继续走在70度陡坡的下山路上,满破碎石总让人感觉无处下脚,细碎松散的砂石当中根本找不到落脚的支点,只能以打滑梯的姿势缓步下行。我在缓慢向下滑行的时候,一个趔趄使右腿弯曲跪下后陷进砂石,忽然间失去了站起来的力气。正在不知如何的时候,一位双手拄着拐杖的中年汉子迅速滑到我身边,扔下拐杖拉出我的右腿,他说韧带可能受伤了,让我歇息一会儿再走。我感激万分,正要开口说“瓜真切”的时候,却看到这位兄弟满头大汗,脸上充满了疼痛带来的扭曲。他的几个伙伴此时也划到我们所在的位置,拿出两粒布洛芬镇痛药让他服下,嘴上还说着这是最后两粒药了。关卓也终于紧张地连滑带爬地到了我身边,我立刻问她行囊中是否还有剩余的药品,关卓一边说着:“我们准备的两盒药都在身上带着,这位兄弟的布洛芬吃完了吗?”一边立刻拿出两盒药递了过去,对方感激的接过,念叨着:“啊哉,啊哉,一盒就够了呀,你们也要用的……”然后拿出肉干和馍馍与我们分享,这场景俨然和睦的一家人相亲相爱。
说到这件事,就不得不好好说说我的关卓妹子啦!我们关卓是海南藏族自治州闻名的好曼巴,有很多玉树、果洛甚至四川、甘南等偏远藏族地区的农牧民慕名前来寻诊。关卓的诊所里给病人的药即实用又便宜,甚至会对穷困的牧民群众免费。她还时常前往偏远农牧区进行义诊治疗,深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我们每次一起出游,关卓都会根据团队成员们不同的身体情况细心准备好所有日常药品,就像我这样身体孱弱、心脏也不是特别好的老病号,她就准备好了补充体能和心脏常用药品;才卓有高血压,她就准备好控制血压的药物;香花肠胃虚弱,她便在日常必备的基础上备好症状相符的药物。诸如此类,我们总是因为团队里有这样一位细心负责又艺术高超的好大夫而倍感安心,这是我们安全前行、肆意享受美景最坚实的保障啊!我想,这一定就是慈悲最高尚的境界——润物细无声,不仅因为这份救死扶伤的职业光环,而是举手投足间都深深烙印着帮助他人、温暖他人的觉悟。
就这样休整片刻后,我感觉自己腿脚恢复不少,便撑住自己的身体、努力保持平衡继续前进。坡度太过陡峭,不能互相搀扶,只能拉开距离、靠眼神交流着各自缓慢下行。下山之后再回头望去,真的难以想象我们是如何走过了这样峻险的道路,就像轰轰烈烈闯过半路人生,回头竟不觉其中苦与涩!我们齐聚在半山脚下,继续向着目的地前行,走了不到一公里发现面前出现了一段冰路,沿着冰路继续前行一段又看到沟壑万千的冰川横亘眼前,天呐!这该怎么过啊?我内心感到有些惶恐。正在担心的时候,后面来了几个当地的小伙子,个个都是三十多岁,他们跳过沟壑,然后将我们一个个肩扛手拉、平安“运送”了过去。真心感谢这些可爱的年轻孩子们,你们的暖手让我终身难忘,这样的暖也一定会给你们的未来添加许多美丽的色彩!

中午12:00,我们走了不止两公里后到达第六供给站,六个人喝了两壶酥油茶,每人一份洋芋辣子盖浇饭,终于感觉到体力有所恢复。开弓哪有回头箭?要趁热打铁继续前行啊,距离终点还有二十多公里呐!接下来的路,相比攀登卓玛拉的艰难以及下山陡峭的碎石路已经是相当轻松的了。沿着宗曲河平坦的路,没有了坎坎坷坷只剩下蜿蜒曲折,以及没有尽头。但我们并没有什么绝望,这段路上我们见到了五朵雪莲花和五朵高山紫苑,似乎是为见证关卓、才卓、香花、荟萍和我的五姐妹情谊而盛开,见证我们一起转山、一起吃苦、一起共享的这段难忘回忆,我们的福报竟然就这样盛开在眼前!当然,路上与每一株小草的亲近,与每一朵小花的相认,都会生长在我们未来的记忆中。闻过花香就会心疼,踏过乱石才知坦途的可贵,越过湖海方知有容可贵,经过艰难才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快乐啊……


20:15,终于抵达终点出口。才拉、林师傅、老杨在等候着我们,他们急忙接过行李,称赞道:“你们几个老太婆可真是厉害啊!我们要设宴为你们接风洗尘!”队友们热情的笑脸和温暖的话语让我们心里暖暖的,就这样聊着说着回到了宾馆。高姐和老宋已经准备好饭菜等候着,我们热烈的拥抱着,传递着热情与慰藉,一路走来的疲惫和艰辛仿佛也烟消云散!吃饭的时候,大家纷纷开始捯饬手机,因为一天一夜失去通讯信号,许多亲朋好友的问候需要一一回复。而且,我们迫不及待将路上拍摄的小视频以及照片发到朋友圈霸屏,回顾那些经过的草山湿地、乱石急坡,再看看亲人朋友们的回复问候,心中感慨万千!感谢感恩感念!在这次身体与灵魂的苦旅中,我深切体会到,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任何目标都有可能实现,我们用蹒跚的脚步丈量的土地,还有那些磕长头的人们用身体丈量的土地,都是心中的圣土,是灵魂洗礼的乐园!每个人都会有艰难的岁月,但大多数时候如果你挺过去,那么艰难的岁月会因坚毅的内心而逐渐变作生命中最精彩的日子。走出舒适区虽然不是必然选择,但一定能把人生的圆画的更大!(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