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拉:神圣与世俗的交汇——读《久久不见久久见——仓央嘉措经典诗歌三语赏鉴》
作者:周拉
来源:中国藏学出版社
时间:2024-12-12 09:32:05
点击数:
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说:“能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人首先不是用语言去描述这个世界,而是世界体现在语言中。”从诠释学的理论看,语言不仅是表达事物的符号和工具,语言就是事情本身,语言就是存在本身。没有语言的交流和对话是无法想象的,我们所有的理解也都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佛教中观哲学也认为,我们认识的世界就是语言和思维建构的世界。
三百年来,人们对仓央嘉措及其诗歌的解读是各种各样的。不同的语言表述塑造了不同的“仓央嘉措”形象,使得“仓央嘉措”成为永不终结的话题,也成了难以破解的话题。
语言文字是一个人内心的表征,同样的文字有很多种被解读的方式。仓央嘉措诗歌内容充斥着神圣与世俗的矛盾,表现形式充满了浓郁的民歌风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些诗歌经过现代翻译者和评论家在不同语境下的文字渲染,塑造了仓央嘉措的多维形象。也就是说,“仓央嘉措”成为一个语言的存在。
1931年,我国著名藏学家于道泉先生搜集了62首仓央嘉措诗歌,将之使用汉、英两种语言进行翻译,并以《第六代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情歌》之名出版,引起了国内文学界极大的兴趣。1939年,曾缄先生搜集、翻译了66首诗,这极大地提高了仓央嘉措“诗歌”在海内外的流行度和影响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仓央嘉措诗歌成为藏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成为一个显学,仓央嘉措诗歌也得到很多读者的喜爱。仓央嘉措遂成为广为人知的文化现象与独特的西藏符号。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和网络文学的发展,网络作家和文艺界更是关注仓央嘉措,使得仓央嘉措诗歌热现象持续升温。
自1931年于道泉先生出版《第六代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情歌》一书,时隔近百年,罗旦先生在《久久不见久久见——仓央嘉措经典诗歌三语赏鉴》一书中再次将仓央嘉措诗歌翻译为汉文、英文,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又一次掀起了仓央嘉措研究热潮,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
罗旦先生采取折衷的办法,将书名写成“仓央嘉措诗歌”,而没有选择“仓央嘉措情歌”,正是考虑到了仓央嘉措对于不同的读者群体所具有的多维度意义。
在翻译手法上,罗旦先生尝试用汉文五言诗翻译,这与之前大多翻译者用七言诗翻译仓央嘉措诗歌不同。五言诗在音节上奇偶相配、富于音乐美,但翻译难度比较大。任何一个翻译不能完整地表达原文的所有信息,诗歌翻译更是如此。如何将原文每一句所包含的信息用五个字来概括和表达,这对翻译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罗旦博士做到了这一点,这是《久久不见久久——仓央嘉措经典诗歌三语赏鉴》的一大特点。
三百年来,人们对仓央嘉措及其诗歌的解读是各种各样的。不同的语言表述塑造了不同的“仓央嘉措”形象,使得“仓央嘉措”成为永不终结的话题,也成了难以破解的话题。
历史学家根据文献资料,描述仓央嘉措起起伏伏的短暂人生,从神圣到世俗,就是仓央嘉措在公元18世纪西藏社会动荡时期的无奈选择。西藏学者巴桑罗布先生在《仓央嘉措家世及其生平略考》(《西藏研究》2019年第6期)一文中根据详细历史资料,介绍了仓央嘉措短暂的一生。仓央嘉措出生于1683年,1686被秘密认定为五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1697年被迎请至拉萨并正式登上达赖喇嘛的宝座,1702年在五世班禅大师跟前受比丘戒。1705年拉藏汗起兵杀害第司·桑杰嘉措,并提出六世达赖转世的真伪问题,矛头直接指向仓央嘉措。1706年在解送北京的途中,仓央嘉措在青海湖畔因病离世,结束了他短暂而充满传奇的人生。
由于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和仓央嘉措短暂的人生,他在西藏政教史上没有留下浓墨重彩的业绩,然而他的故事和他的诗歌成为后世经久传颂的话题。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仓央嘉措诗歌汉译本问世以来,更多读者通过诗歌了解仓央嘉措其人其事,走进仓央嘉措的思想世界。
语言文字是一个人内心的表征,同样的文字有很多种被解读的方式。仓央嘉措诗歌内容充斥着神圣与世俗的矛盾,表现形式充满了浓郁的民歌风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些诗歌经过现代翻译者和评论家在不同语境下的文字渲染,塑造了仓央嘉措的多维形象。也就是说,“仓央嘉措”成为一个语言的存在。
在藏传佛教信众看来,“仓央嘉措”是至高无上的活佛,没有人把仓央嘉措的诗歌当作情歌,而把它们视作一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高僧内心证悟和佛法真谛的“道歌”,就像公元11世纪的米拉日巴所创作的大量“道歌”一样。也有信众对这些诗歌的作者心存疑虑,认为这是拉藏汗为了废黜六世达赖喇嘛而对仓央嘉措进行污名化的结果。这种观点,也体现了读者对仓央嘉措命途多舛的同情和对其作为宗教首领的虔诚信仰。
现代人通过仓央嘉措诗歌,认为仓央嘉措是个天才诗人,仓央嘉措诗歌表露出他离经叛道、放荡不羁的天性,体现了他追求自由的思想和行为。于是,人们把仓央嘉措诗歌解读为男女之间的爱情和欢乐以吸引眼球,甚至出现了很多附会之作、托名之作。
1931年,我国著名藏学家于道泉先生搜集了62首仓央嘉措诗歌,将之使用汉、英两种语言进行翻译,并以《第六代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情歌》之名出版,引起了国内文学界极大的兴趣。1939年,曾缄先生搜集、翻译了66首诗,这极大地提高了仓央嘉措“诗歌”在海内外的流行度和影响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仓央嘉措诗歌成为藏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成为一个显学,仓央嘉措诗歌也得到很多读者的喜爱。仓央嘉措遂成为广为人知的文化现象与独特的西藏符号。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和网络文学的发展,网络作家和文艺界更是关注仓央嘉措,使得仓央嘉措诗歌热现象持续升温。
自1931年于道泉先生出版《第六代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情歌》一书,时隔近百年,罗旦先生在《久久不见久久见——仓央嘉措经典诗歌三语赏鉴》一书中再次将仓央嘉措诗歌翻译为汉文、英文,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又一次掀起了仓央嘉措研究热潮,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
罗旦先生采取折衷的办法,将书名写成“仓央嘉措诗歌”,而没有选择“仓央嘉措情歌”,正是考虑到了仓央嘉措对于不同的读者群体所具有的多维度意义。
在翻译手法上,罗旦先生尝试用汉文五言诗翻译,这与之前大多翻译者用七言诗翻译仓央嘉措诗歌不同。五言诗在音节上奇偶相配、富于音乐美,但翻译难度比较大。任何一个翻译不能完整地表达原文的所有信息,诗歌翻译更是如此。如何将原文每一句所包含的信息用五个字来概括和表达,这对翻译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罗旦博士做到了这一点,这是《久久不见久久——仓央嘉措经典诗歌三语赏鉴》的一大特点。
在诗歌的解读上,罗旦博士以包容的精神和融合的态度,以宗教、历史、语言、藏学等不同学科“混融”的手法,翻译和鉴赏了仓央嘉措诗歌。他的赏析跨越了神圣与世俗的鸿沟,兼顾了仓央嘉措诗歌的神圣性和世俗性。
至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仓央嘉措有不同的认识,从对其诗歌的称呼上能体现出来,有人称“道歌”,有人称“诗歌”,有人称“情歌”。但无论如何,仓央嘉措是我们了解藏传佛教的一个侧面和公元18世纪初西藏历史的一个窗口。人们对他的兴趣很大,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他“自带流量”。如果到布达拉宫游览,你会看到他曾经生活过的大殿,也会看到他的塑像。导游也会给游客念他的诗歌。但是,在藏族文化中,仓央嘉措并不是“情歌王子”,而是真正的法王。佛教哲学本身也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欢迎大家花更多时间去阅读罗旦博士的《久久不见久久——仓央嘉措经典诗歌三语赏鉴》,从不同维度思考关于仓央嘉措的种种问题。
(本文作者周拉,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院长、教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