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青藏之子的歌唱

作者:叶梅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09-04-10 17:12:02 点击数:
青藏之子的歌唱
                                         ——格桑多杰诗歌创作研讨会的发言
阳春三月,在美丽的西宁召开了藏族诗人格桑多杰诗歌研讨会,此时正是纪念西藏民主改革50年的日子,又是我们亲爱的祖国六十周年华诞的前夕,无疑使本次会议更具特别意义。这不仅是青海及藏族文学值得记载的一件盛事,也是多民族文学的一件盛事。我代表《民族文学》的全体同志以及众多的少数民族文学界的朋友向格桑多杰先生表示热烈祝贺!也向主办此次活动的青海人民出版社、青海省作协等单位表示衷心感谢!
    青海人杰地灵,在这块由汉、藏、土、回、蒙古等多民族聚居的土地上,自古以来产生了丰厚的民族文化和代表性的人物,格桑多杰生于斯长于斯,是这块具有灵性的土地纯正的儿子。他的诗歌非常鲜明地显示了藏文化的特征,雄阔高远而又丰富多情,对自然和生命的向往深沉、执着和纯真。从他的诗歌里,可以读到藏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以及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可以读到高原的一幅幅各具特色的图画,带给人们独特的审美惊喜。
    格桑多杰先生多年公务繁忙,将自己的全部身心融入到青海的富裕进步之中,因此他的诗歌少有空洞,他关注同胞的命运和青稞的芳香,关注三江的奔流和雪莲的开放。他的诗饱含深情,是他长年跟土地和人民亲密接触的情感抒发,也是他对自己负有的责任诗性的思考。他热爱山川,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用他的诗歌为少数民族文学增添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格桑多杰先生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于《民族文学》创刊之初就一直担任该刊的编委,同其他热情洋溢的少数民族作家一道,以自己不断呕心沥血的歌唱为少数民族文学的繁荣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他和其他一些藏族作家诗人的作品所具有的独特色彩在中华文化百花园里弥足珍贵。也正是因为少数民族文学的鲜花不断绽放之势,扩大《民族文学》阵地的呼唤才应运而生,在中国作协党组决策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民族文学》将出版藏文、蒙古文、维吾尔文等多民族文字版,这是包括格桑多杰先生在内的广大少数民族作家多年努力耕耘的结果,是中华文学繁荣发展、民族团结和谐的象征。
    对格桑多杰诗歌的研讨将会给人们带来诸多的启示,尤为重要的是,如何保持民族性,坚持时代性,我们从这位青藏之子的歌唱中找到了形象的阐释。相信有更多的人将会受益于此,因此可以期盼在那块圣洁的高原之地,多民族文学的格桑花开放得愈加绚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