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格桑多杰骄傲
作者:高平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09-04-15 16:42:30
点击数:
我为格桑多杰骄傲
——格桑多杰诗歌研讨会上的发言
——格桑多杰诗歌研讨会上的发言
一
我是个把青春献给了西藏的人;当然,西藏也给了我永久的青春。
我是个始终热爱藏族人民的人;当然,藏族人民也给了我珍贵的情谊。
我敬爱藏族的诗人,从罗布藏•仁青•策央嘉木措到擦珠•阿旺洛桑;我更熟悉、热爱当代的藏族诗人。
在新中国的第一代诗人中,我认为藏族有四大诗人,他们是丹真贡布、伊丹才让、饶阶巴柔和格桑多杰。值得庆幸的是,我同他们都相识、相知,并且结下了真诚的友谊。他们中的前两位已经去世了,饶阶巴桑销声匿迹于诗坛已经二十年多年。当代藏族热烈、真诚、明朗的现实主义诗歌的旗帜,能够在手中更高地举起的,只有格桑多杰了。
对于上述藏族四大诗人的前三位的作品,我都发表过评论文章,唯一没有写过的,也只有格桑多杰了。感谢青海作协等单位给了我这样好的机会,邀请我参加格桑多杰作品的研讨会,使我填补了这一空白。
二
诗的核心是抒情。虽然任何感情都不能脱离理性的制约,但诗人不是为了直接表达理论、理性、理念而诞生的。真正的诗人所要表达的东西,都是感性化了的,情绪化了的。
格桑多杰的诗歌和读者没有距离感,他不是仅仅让分行的文字钻入你的眼睛,而是用他火热的情怀来烘暖你的心灵。他写诗不是心中有理要讲,而是有情要抒。所以,他的诗中没有说教,没有训导,只有真挚,只有倾诉。读着他的诗,你的感觉不会像是在听老师讲课。而是在听朋友谈心。所以,他是一位很诗人的诗人。
格桑多杰的诗歌全靠形象和意象说话。他的意象不是像某些写新诗的人从洋人的笔下借取,也不是像某些写旧诗的人在古人的笔下模拟;他的意象完全是从自己的切身经历和特定的生活环境中猎取的。他不像别人,别人也不可能像他。所以,他是一位很独立的诗人。
三
高尔基说过这样的话:作家离民间文学的源泉越近越好。格桑多杰就是一个离民间文学很近的作家。他十分敬重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注意继承本民族的文学遗产,致力于发扬本民族的人文精神。
正因为民族的根扎得深,他的作品民族特色必然浓郁,个性自然会突出出来。
民间文学对他的影响是很大的,给他的营养是很多的。让我从他的诗中举两个例证:
“蓝天下鸽子飞翔/嫩柳微风中荡漾/峻岩向鸽子传情/引诱来矫健的翅膀”读着他这样的诗句,令人很容易想到仓央嘉措的诗歌,而仓央嘉措的诗歌正是来自民间的谐体。
“可可西里湖的天鹅为英雄唱出一曲悠长的悲歌/太阳湖的波涛为英雄缓奏哀乐/山泉的水珠为英雄揩去胸前的血迹/乌兰乌拉湖畔的仙鹤为英雄抖落净体的落尘/群山的车轮载运英雄的遗体/初升的云雾将英雄的身躯紧紧包裹/……”读着他这样的诗句,令人很容易想到《格萨尔王传》的叙事手法,而《格萨尔》正是来自民间的史诗。
四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格桑多杰用藏族的语言思维,然后转写为汉字,必然使语汇更为丰富多彩。从他的诗里,我看到了不少新鲜而精炼的词汇,如:骏骑、艳莲、仙卉、尾翎、羽声、叩觅、掘找、雪筑、旭辉、威姿、踪痕、哲题……等等,这也可以说是所有使用汉文写作的少数民族作家的特殊优势。
近些年,我们随处可以看到,从天上掉下来或者从外国进口了一大批所谓现代派诗人,他们割断历史,拒绝传统,否定民族,藐视民间。他们根本不尊重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他们制造了大量的诗歌垃圾,即使比较可看的篇章,充其量也只是一现的昙花,而格桑多杰们的作品则是冰山的雪莲。
五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格桑多杰的视野更加开阔了,经历更加丰富了,思想更加深邃了,感情也更加奔放了。除了半格律的、民歌体的诗歌以外,我们还读到了他的“一口气式”的新作,(因为叫它“一气呵成”还嫌不够)不分段,不间断,不大跳。类似李白的《蜀道难》的气势。献给牧民的儿子索南达杰的长诗就是代表。这也是格桑多杰成熟的标志之一。
格桑多杰的诗品和人品如此一致,得到了人们如此一致地敬爱。作为他的朋友和读者,我感到骄傲。
我是个把青春献给了西藏的人;当然,西藏也给了我永久的青春。
我是个始终热爱藏族人民的人;当然,藏族人民也给了我珍贵的情谊。
我敬爱藏族的诗人,从罗布藏•仁青•策央嘉木措到擦珠•阿旺洛桑;我更熟悉、热爱当代的藏族诗人。
在新中国的第一代诗人中,我认为藏族有四大诗人,他们是丹真贡布、伊丹才让、饶阶巴柔和格桑多杰。值得庆幸的是,我同他们都相识、相知,并且结下了真诚的友谊。他们中的前两位已经去世了,饶阶巴桑销声匿迹于诗坛已经二十年多年。当代藏族热烈、真诚、明朗的现实主义诗歌的旗帜,能够在手中更高地举起的,只有格桑多杰了。
对于上述藏族四大诗人的前三位的作品,我都发表过评论文章,唯一没有写过的,也只有格桑多杰了。感谢青海作协等单位给了我这样好的机会,邀请我参加格桑多杰作品的研讨会,使我填补了这一空白。
二
诗的核心是抒情。虽然任何感情都不能脱离理性的制约,但诗人不是为了直接表达理论、理性、理念而诞生的。真正的诗人所要表达的东西,都是感性化了的,情绪化了的。
格桑多杰的诗歌和读者没有距离感,他不是仅仅让分行的文字钻入你的眼睛,而是用他火热的情怀来烘暖你的心灵。他写诗不是心中有理要讲,而是有情要抒。所以,他的诗中没有说教,没有训导,只有真挚,只有倾诉。读着他的诗,你的感觉不会像是在听老师讲课。而是在听朋友谈心。所以,他是一位很诗人的诗人。
格桑多杰的诗歌全靠形象和意象说话。他的意象不是像某些写新诗的人从洋人的笔下借取,也不是像某些写旧诗的人在古人的笔下模拟;他的意象完全是从自己的切身经历和特定的生活环境中猎取的。他不像别人,别人也不可能像他。所以,他是一位很独立的诗人。
三
高尔基说过这样的话:作家离民间文学的源泉越近越好。格桑多杰就是一个离民间文学很近的作家。他十分敬重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注意继承本民族的文学遗产,致力于发扬本民族的人文精神。
正因为民族的根扎得深,他的作品民族特色必然浓郁,个性自然会突出出来。
民间文学对他的影响是很大的,给他的营养是很多的。让我从他的诗中举两个例证:
“蓝天下鸽子飞翔/嫩柳微风中荡漾/峻岩向鸽子传情/引诱来矫健的翅膀”读着他这样的诗句,令人很容易想到仓央嘉措的诗歌,而仓央嘉措的诗歌正是来自民间的谐体。
“可可西里湖的天鹅为英雄唱出一曲悠长的悲歌/太阳湖的波涛为英雄缓奏哀乐/山泉的水珠为英雄揩去胸前的血迹/乌兰乌拉湖畔的仙鹤为英雄抖落净体的落尘/群山的车轮载运英雄的遗体/初升的云雾将英雄的身躯紧紧包裹/……”读着他这样的诗句,令人很容易想到《格萨尔王传》的叙事手法,而《格萨尔》正是来自民间的史诗。
四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格桑多杰用藏族的语言思维,然后转写为汉字,必然使语汇更为丰富多彩。从他的诗里,我看到了不少新鲜而精炼的词汇,如:骏骑、艳莲、仙卉、尾翎、羽声、叩觅、掘找、雪筑、旭辉、威姿、踪痕、哲题……等等,这也可以说是所有使用汉文写作的少数民族作家的特殊优势。
近些年,我们随处可以看到,从天上掉下来或者从外国进口了一大批所谓现代派诗人,他们割断历史,拒绝传统,否定民族,藐视民间。他们根本不尊重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他们制造了大量的诗歌垃圾,即使比较可看的篇章,充其量也只是一现的昙花,而格桑多杰们的作品则是冰山的雪莲。
五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格桑多杰的视野更加开阔了,经历更加丰富了,思想更加深邃了,感情也更加奔放了。除了半格律的、民歌体的诗歌以外,我们还读到了他的“一口气式”的新作,(因为叫它“一气呵成”还嫌不够)不分段,不间断,不大跳。类似李白的《蜀道难》的气势。献给牧民的儿子索南达杰的长诗就是代表。这也是格桑多杰成熟的标志之一。
格桑多杰的诗品和人品如此一致,得到了人们如此一致地敬爱。作为他的朋友和读者,我感到骄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