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当代藏传佛教在国外

作者:多哇·更桑协热布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09-04-13 09:43:34 点击数:
引言:世界三大宗教概况
    全世界宗教众多,教派林立,它影响到每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到信教群众一生的生活。经过千百年来的发展变化,当今世界主要有三大宗教,这就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据1991年大英百科年鉴统计,1990年全世界252个国家(地区)的52.92亿人口中,信仰各种宗教的人口达到41.93亿多,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0%以上。其中佛教有3亿多信徒,基督教17亿多(包括天主教徒10亿、新教4亿多、东正教2亿多),伊斯兰教9亿多,另外,还有印度教徒7亿多。
    1、佛教:有2500多年的历史,由公元前六、五世纪时期的印度释迦王族的悉达多·乔答摩(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5年)创立。其后陆续传入周边国家,并形成不同特色的国家和民族的教派:北传、南传和藏传。把传入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等国的大乘教佛教叫北传佛教;把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复经缅甸又传入中国云南省傣、崩龙、布朗等少数民族的小乘佛教叫南传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在公元前2世纪;把传入西藏、内蒙、苏联的佛教称为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主要是用藏文译传的。传入西藏是在公元七世纪,主要是从印度、尼泊尔传入,部分是从汉地传入的。近现代,佛教又先后传到了英国、法国、苏联、德国、匈牙利、瑞典和美国、加拿大等国以及拉丁美洲和非洲的个别国家和地区。
    信仰藏传佛教的国内民族和人口(2000年):
    藏族:青、藏、云、川、甘地区--541.6万人
    蒙古族:内蒙,青海地区--581.3 万人
    土族: 青海--24.1万人
    羌族:四川(部分):--306万人
    门巴:西藏:--0.89万人
    纳西 :云南丽江(部分)--30.08万人
    普米:云南(部分)--3.3万人
    汉族:藏区(部分)--约50万人
    共1600万左右。
    2、基督教。是世界第一大宗教。发详地在西亚巴勒斯坦地区,据基督教典籍记载,是由耶稣所创,他生于公元前7年(另说公元前4年)。基督教是从犹太教中改革发展过来的一个宗教,有二千年的历史。公元1054年发生教派之争,成为东正教和天主教以及名目繁多的新教教派。在我国基督教特指新教,亦称耶稣教。这里讲基督教是广义上的基督教,最初传入我国是在唐代。有1300多年历史,当时叫"景教",很快就消失了,后来到13世纪、16世纪、19世纪,又几次传入,但都归于失败。鸦片战争后,即1840年后,天主教、东正教,新教才大量传入中国。天主教广泛传播于南欧、西欧等多数国家,美洲、拉丁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亦有不少。东正教主要传播于东欧、东南欧等国。如俄罗斯、希腊、保加利亚等国。
    3、伊斯兰教。伊斯兰(是和平、顺从之意),是公元7世纪初(大约在公元610年前后)由生于麦加古来氏部落哈希姆家族的穆罕默德(公元 570年至653年6月8日),于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地区创建的宗教。有近1400年的历史。到公元8世纪伊斯兰教对外扩张,发展成为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世界性宗教。世界上有近10亿人信仰伊斯兰教,分布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40多个国家奉伊斯兰教为国教,如伊朗、沙特、埃及等,为伊斯兰教制约着国家政权,伊斯兰教主要分布于西亚、北非、南亚、东南亚等地区。最初传入中国是在公元7世纪中叶,唐永徽二年(公元652年),之后明清时逐步发展起来,现在全国有10个少数民族约1400多万人信仰伊教兰教,主要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撒拉族、乌兹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东乡、保安族。
    一、藏传佛教在蒙古国和原苏联的传播
    (一) 在蒙古国的传播
    蒙古流行的佛教属于藏传佛教格鲁派系统,蒙古人自称为"佛之教"。16世纪后藏传佛教广泛在蒙古传播,17世纪中叶的格鲁派成为主流教派。 1641年(清顺治年间)喀尔喀大封建主土谢图汗滚布多尔济儿子被宣布为活佛,法号"哲布尊丹巴",集政教大权于一身。1911年清朝被推翻后,蒙古自治。1921年革命胜利后,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国家废除政教合一体制。1926年9月蒙古国对佛教按法律进行管理,根据当时的蒙古宪法和颁布的《关于教会和国家分离的法令》,禁止宗教信徒勒索布施,宗教职业者须服从国家法令,当时只保留了呼图克图(清朝所封)和呼毕勒罕制度。上世纪30年代中期藏传佛教还很发达,全国有800多座寺院,2300多个小庙,喇嘛约占全国男性的一半,约90000名。40年代后国家采取了严厉的措施,许多寺院被封、被撤,喇嘛还俗,废除了寺院的各种制度和权力,蒙古全国只开放首都乌兰巴托的甘登寺一个,佛教势力和影响削弱,直到1990年。近年来,蒙古国对宗教管理政策有所改变,佛教作为传统文化和习俗受到了重视。
    蒙古国佛教现状。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蒙古的政教关系开始缓和,尤其是蒙古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信仰自由的外部环境更加宽松了,目前宗教正在复兴,开放了较多的寺院。目前蒙古国现有佛教组织和教育机构的情况是:
    蒙古佛教联盟。成立于1961年,并于当年做为地区佛教中心,加入了世界佛教徒联谊会,下设主席、副主席,目前与30多个国家及宗教组织建立了联系。
    亚洲佛教会议组织总部。根据苏联、蒙古国、斯里兰卡、尼泊尔佛教徒的倡议,1969年12月在乌兰巴托成立。1970年6月来自15个国家的佛教组织在乌兰巴托召开了会议。至1986年召开了七届全体大会,1982年召开第六次会议时,再次邀请达赖喇嘛与参加会议的僧侣会面。
    甘登寺。上世纪80年代由蒙古国国家投资修建成立图书馆,开展保护和研究工作。现有常住僧侣120人左右,他们主要靠信徒捐赠和国家津贴维持生活。每年2月举行法会,人数较多。
    其他寺庙。1990年4月后开放了几座较大寺院,如建于1586年的额尔德尼寺,建于20世纪初的观音庙,各有喇嘛20多名。现在蒙古国仍然规定必须保持政教分离的原则。政府和宗教团体皆不干涉对方的事务,并成立专门机构协调政府和寺院领袖之间的关系,指示行政官员,协助部分寺庙的重建工作。
    蒙古佛学院。创办于1970年,设在乌兰巴托,主要培养蒙古和俄罗斯(原苏联)的佛教僧侣干部,一些年轻学僧还派往日本、斯里兰卡、尼泊尔、印度等国见习。学院现有60多名学员,蒙古和俄罗斯各占一半。
    蒙古佛教徒的主要宗教活动有"白月节"。蒙古人崇尚白色,正月为白月,从初一至十五,人们到寺庙里过节。纪念释迦牟尼诞辰,"成道涅磐节" (4月7日、8日和15日)。转弥勒节(6月4日或6月15日举行),历时两天,诵经和转经,热闹非常。还有灯节,在阴历10月24日举行,是纪念宗喀巴逝世的日子,寺内外燃灯供佛,故称灯节。[FS:PAGE]
    (二)藏传佛教在俄罗斯
    在俄罗斯佛教以藏传佛教格鲁派为代表,17世纪自蒙古传入。流传于俄罗斯的五个地区:东西伯利亚的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首府乌兰乌德;南西伯利亚的图瓦自治共和国,首府克孜勒;里海沿岸西部的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首府埃利斯塔;还有赤塔州和伊尔库茨克州以及以列宁格勒(原彼得堡)为中心的苏联欧洲地区。据统计佛教徒有50万人,绝大多数是操持蒙古语的布里亚特人、图瓦人、卡尔梅克人和少数的俄罗斯人。
    早期传播。卡尔梅克人早在16世纪末居住在中国的准噶尔地区时,就皈依了藏传佛教。17世纪迁居伏尔加河下游后,保持了自己的信仰,并将一些藏文佛经译成了卡尔梅克文。18世纪上半叶,外贝加尔山地出现了西藏和蒙古的喇嘛,多数住在外贝加尔的布里亚特人很快信奉了藏传佛教。1758年建立了措果尔扎仓。寺院住持堪布道尔济扎亚耶夫成为整个布里亚特僧侣界的首领,尊为"班智达堪布喇嘛"。在图瓦境内,喇嘛教排挤和吸收了当地的民间信仰-萨满教,并于17世纪确立起来。
    19世纪末,在布里亚特兴起藏传佛教革新运动,布里亚特的喇嘛们将藏传佛教传入俄罗斯欧洲地区,少数俄罗斯人开始信奉藏传佛教,并在彼得堡建立了一座寺院。苏联十月革命前,在俄境内有寺院150座,喇嘛1.3万人,其中布里亚特有45座寺院,喇嘛1500人,图瓦有寺庙28座,喇嘛4000 人,卡尔梅克有寺院69座,喇嘛5000人,阿嘎布里亚民族区有寺院8座,喇嘛2000人,列宁格勒(彼得堡)寺院1座,僧侣20人。
    曲折道路。上世纪30年代,苏共提出"阶级矛盾尖锐化"口号,开始实行极左路线,寺院被拆毁或关闭,喇嘛受到压制和被迫还俗。在强大的反宗教宣传面前,信教群众的信仰转入隐蔽。
    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突然发动了对苏联的袭击,卫国战争开始。这个时期反对入侵,保卫祖国成了首要任务。为了团结人民一致对敌,苏共对宗教采取了一些宽容政策,成立机构,制定管理章程,恢复宗教活动。积极参加国际性的宗教活动和交往,这个时期苏联比较有名的佛教活动家有4位:一是比季亚·丹达龙(1914-1974),被认为是中国塔尔寺章嘉活佛的转世者,1974年10月26日在狱中去世,是俄罗斯当代欧洲佛教的创始人, 1920年被推为"大宝法王",在宣传宗教方面做出了贡献。二是桑吉·狄雷科夫(1912- ),布里亚特人,学识渊博,有著作40部,担任苏联宗教委员会佛教顾问。三是埃尔迪涅耶夫(1903-1990),布里亚特人,曾任苏联佛教徒中央宗教管理局主席,尊称堪布喇嘛。四是蒙科·齐比科夫(1908- )布里亚特人,曾是伊沃尔嘎扎仓的喇嘛,1990年10月担任新一届苏联佛教宗教管理局的新首脑。
    佛教的复兴。从1988年以来,苏联各种宗教开始复兴,登记的新的宗教团体越来越多,在布里亚特境内就新建了16座新的扎仓,在列宁格勒当局把一座过去的扎仓交给了佛协,在西伯里亚的基任金斯克区被毁的佛塔遗址上兴建起一座仿照尼泊尔式的高33米,周长176米的大佛塔。注册登记的佛教团体由 1988年的3个增至1990的10个,分别设在莫斯科、列宁格勒等10个城市。
    (三)近现代外国人对藏传佛教的介绍和研究
    德西德里后的大约100年间,西方对西藏的探秘和研究无大的进展。从十九世纪初,又有人开始执著于西藏和藏传佛教的研究,其中最杰出的有两个人。
    匈牙利人齐玛(1783-1842),他爱好广泛--神学、地理、医学和哲学,并立志寻找母语渊源。后来他成为西方藏学的开山鼻祖。公元 1820年1月他踏上旅程在拉达克羊拉寺学了三年藏文,并接触大藏经。他是西方人中第一个接触大藏经的人,后几年又到其他寺院继续钻研大藏经。公元 1834年他的著作陆续出版,其中有《藏英辞典初稿》,同时发表《藏语语法》。1837年发表《对甘珠尔的分析和丹珠尔内容要略》,在欧洲刮起了一股研究、翻译藏传佛教典籍的旋风。他很有预见的指出,"对西方最有吸引力的必定是藏传佛教的坐禅修持。"最后他没有找到母语渊源,却为藏传佛教的传播做出了极大贡献。
    第二个人是意大利藏学家图齐(1894.6.5-1984.4.5),他知识渊博,论著精湛,在西方藏学界享有盛名。从1929年到1948 年他曾先后8次赴西藏考察,1950年到1959年6次到尼泊尔考察,后又到巴基斯坦、伊朗、阿富汗进行考古发掘工作,为他的东方学研究,尤其是藏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1950年开始主持编发《罗马东方丛书》到1985年出版《纪念图齐东方学文集》为止,有关藏学的有34种,其中涉及藏传佛教的11 种,著名的有《现观庄严论》、《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钦则〈卫藏圣迹志〉译注》、《法称的〈量释论〉》、《红史》、《布敦活佛传》等。他自己的著作一生有360余种,涉及各个领域,其中有关藏学研究的论著百余种,闻名于国际藏学界的有《西藏的宗教》、《超越喜马拉雅的古代文明》等七、八种。他死后至今国际藏学界还无人替代他的领导地位。
    这个时期(即乔玛和图齐),对藏传佛教的研究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德国人舒密特(1799-1847)和施夫耐(1818-1879)、法国的富科(1811-1894)、柔克义(1854-1914美驻华大使)、劳费尔(1874-1939)等人,他们将许多藏文的藏传佛教典籍译成本国文字,或进行研究和介绍工作,到后来又有德国、英国、荷兰、美国、法国等国学者发表了许多著作,研究工作进入更深入更全面的阶段。特别是藏传佛教的密宗受到重视。美国的研究后来居上,许多大学如印第安那大学、加州大学等六所大学均设有藏文和藏传佛教的课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