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宗日之谜:石棺悬案

作者:佚名 来源:青海日报 时间:2010-10-09 09:52:00 点击数:

 石棺悬案

  以石为墓的石棺葬习俗,是金属工具时代我国西、北部地区居民所采取的普遍葬式,有石盖土坑墓、石盖积石墓和石盖石棺墓等形式。其分布范围从东北开始,沿华北的北部边缘(大致以长城为界)向西,到甘、青后折向西南,经青藏高原东部直达云南西北部的横断山脉地区。这一石棺葬文化带也是细石器文化的流行与传播带。
  在宗日遗址中共发掘完整墓葬215座,埋葬方式以单人葬为主,共194座,约占90%;二人合葬14座,约占7%,三人以上葬3座,不足2%。葬具有木椁、木棺、石棺、瓮棺4种,其中石棺葬共21座。根据构筑方式不同,考古专家格桑本将它们分为石棺墓、石椁木棺墓、石木复合棺墓、石盖板墓和围石墓。随葬的77件陶器中,经过专家修复的有50件,其中马家窑类型彩陶8件,半山类型3件,宗日类型彩陶39件。宗日石棺葬伴随马家窑文化到齐家文化的各个时期。甚至有专家认为,宗日文化与青海另一青铜时代土著文化的卡约文化的产生有着直接的联系。
  青海省目前发现的石棺葬墓地除了宗日墓地外,还有四处。这四处,分别是青海湖北岸刚察县砖瓦厂墓地,又称刚察墓地,面积约4.5万平方米,为竖穴土坑墓,页岩石棺,以仰身直肢葬为主,出土有夹砂红陶罐、骨珠、骨锥等遗物;湟水河下游民和回族自治县簸箕掌墓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为仰身直肢葬,随葬有夹砂红陶双耳罐、壶和双耳陶盆等;民和回族自治县核桃庄小旱地墓地,为竖穴土坑墓为主,葬式以仰身直肢葬为常见,亦有二次葬、迁出葬、迁入葬,随葬品一般是陶瓮、罐、盆三组合,另有石珠、铜泡、铜铃、海贝等。该墓地包含了辛店文化的山家头类型、姬家川类型、张家嘴类型;最后一处是班玛县亚尔堂乡吾扎墓地,位于岷江上游玛柯河流域。面积1000平方米,地面暴露人骨及夹砂红陶罐、灰陶罐等残片。
  以上四处墓地中,刚察县砖瓦厂墓地为青铜时代卡约文化晚期遗存,上限距今不超过3000年。民和回族自治县簸箕掌墓地、核桃庄小旱地墓地、班玛县亚尔堂乡吾扎墓地均为青铜时代辛店文化遗存,距今约3000年。
  既然提到了班玛县亚尔堂乡吾扎墓地,我们不妨将视野放到四川省岷江流域,这里是石棺葬分布的重要区域,石棺葬主要分布在松潘县镇江关以南,西北到黑水县维古,东达茂县东部和北川县,西至理县杂谷脑河两岸,南到汶川县绵池一带。其中以茂县城及其附近的墓区较大,往往一处有成百座石棺葬。这些墓葬大多分布在河流两岸的半山上。墓葬中一些器物,如大双耳罐在齐家、寺洼、卡约文化中都常见,特别是青海卡约文化的典型器之一的双耳罐与茂县Ⅴ式双耳罐非常相似;再如凹圈底器和铜管、铜泡、骨管,仰身直肢葬,二次葬都是青铜时期卡约文化、辛店文化的典型特征。此外在汶川石棺墓内发现粟、稷,茂县城关石棺墓内发现有皮大麦。这些也都可能是与受到青海远古文化的影响有关。石棺墓内的兽骨,大部分是羊骨,与史书描写的西北古羌人牧羊生活相一致。而川西高原石棺葬较宗日石棺葬产生时间晚,似乎说明岷江上游的文化与西北向南的迁徙活动有某种地理文化上的密切联系,而这种迁徙活动至少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
  晋代常璩在《阳国志·蜀志》中说:“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意思是说,石棺葬是古蜀国民众的主要埋葬形式,而这种埋葬形式是从蜀国第一代王蚕丛开始的。
  宗日石棺葬形制与青海发现的四处墓葬有密切联系,与川西高原石棺葬有着惊人的相似。格桑本认为,在中国范围内,石棺葬只在东北至西南一线存在,当不会是一个偶然现象,宗日石棺葬时间早,位置适中,这就决定了它在石棺葬研究上所具有的特殊意义。
  按照以上分析,我认为宗日石棺葬有可能是长城以北至川西高原这条新月形石棺葬文化传播带的重要连接点。正因为有了这个点,才可以拼接出一条完整的石棺葬文化传播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