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探寻黄河上游的远古文明——宗日遗址绽放新光彩

作者:肖玉珍 增太加 戴晓婷 先吉卓玛 来源:海南报 时间:2024-11-13 10:59:44 点击数:
  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奔腾不息。
  黄河流经海南州同德县团结村,从陡峭的峡谷穿出后转而向西流淌,仿佛被这片土地的包容和温柔所吸引,她的流速在此处变得十分平缓,孕育出一片肥沃的冲积台地。这片台地,藏语被称为“宗日”,意为人群聚集的地方。
  深秋的午后,阳光热情地洒满大地。记者和闲暇的村民一起跟随考古人员踏上了探寻历史的征程。
  不远处的庄稼地里,宗日遗址静静伫立着,仿佛诉说着千年的沧桑。村民们戴着草帽,蹲在一人多深的土坑底部,用手中的铲子轻轻挖掘着这片古老的土地。挖掘、背土、运输,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是他们信手拈来的技能。这些经验丰富的村民,已经练就了一双慧眼,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土壤中那细微的颜色差别,分辨出不同时代的地层。
  虽然宗日文化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显得低调而神秘,但她所承载的社会和文化价值却无法估量。20世纪70年代中期,村民在干农活时就发现了部分骸骨和彩陶残片,当时并未重视。80年代初,考古队来到这里,在被遗弃的碎片中,考古队员渐渐掀开了历史的一角。
  从青海省文物局考古队的三次发掘,到青海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多所高校组成的联合考古队的四次发掘,再到因修建羊曲水电站而进行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宗日遗址的发掘面积和时间都创下了青海省考古项目之最。
  经历了多次的考古发掘后,宗日遗址也缓缓揭开了她那神秘的面纱,向世人展示出独特的风姿。2013年,宗日遗址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同德县文体旅游局工作人员严志云的带领下,记者在宗日遗址公园转了一圈。几处早期挖掘结束的遗址已做了玻璃罩护式保护处理。墓葬上方透明的玻璃盖板让观众对墓葬内展示的内容一览无余,一侧的通风口则可以让墓葬长期保持干燥,使得遗骸、陶器等遗迹保存得完好如初。
  “你看,这就是‘宗日遗址第一灶’。”顺着严志云手指的方向看去,在厚重的玻璃板下,一个约两平方米左右的灶坑清晰可见,灶内堆砌一圈石块,石块上黑色的灼烧痕迹印证着先民们昔日生活的点滴。
  据严志云介绍,“宗日遗址第一灶”是首次发现的宗日文化时期的生活区,也是一个重要的新发现。
  看着眼前的“宗日第一灶”遗址,结合1995年出土的骨制刀叉,试着想象,5000年前,青藏高原其他地区的先民们还在为衣食忙碌的时候,宗日的先民已经建起了自己富饶的家园。他们一起狩猎,然后围着火炉,拿着刀叉,一起分享烹制过的食物。谁能想到,这里的先民丰衣足食,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创造了辉煌的篇章。
  同行的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国林年逾古稀,他的考古生涯也与宗日遗址紧密相连。当年,正是他的一次偶然发现,宗日遗址才有机会展示在世人面前。
  1982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正值壮年的李国林在村里的一条水沟里发现了破损的陶片,他和其他队员进行了后期一系列试探性发掘,从这些被遗弃的碎片中发现了宗日遗址的“秘密”。更让李国林骄傲的是,宗日遗址中出土的国宝级彩陶——舞蹈纹盆及二人抬纹盆,他都在现场参与了挖掘。
  “第二件舞蹈纹彩盆挖掘出之后,当时还在西宁宾馆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那场面可真壮观啊。”李国林回忆起当年情况,依然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
  “当时第一现场认定的是青海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东西拿回去研究,发现与马家窑、半山文化差异很大,马家窑文化,半山文化出土彩陶上有漩涡纹等彩绘,而团结村出土的变形鸟纹,波折纹却是首见。”李国林拿起一块陶片对记者说,“乳白色夹砂陶器上施以紫红彩的陶器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这与甘青地区其他已知的新石器时代同类陶器具有明显差异。以宗日遗址为代表的这种文化遗存具有一定地域性,有着自己独特器物群的新的考古学文化,所以文化定性要变,1995年,将这种新的考古学文化命名宗日文化。”
  宗日遗址于20世纪90年代发掘后一经披露,便惊艳了世人和学术界。对于世人来说,宗日遗址出土的舞蹈盆和二人抬物盆让人过目难忘,已成为青海省古文化和文物旅游的标志;对于学术界而言,宗日陶器与仰韶和马家窑彩陶体系迥然不同,开创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
  “宗日文化的发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包括同德县在内的高原,在远古时代并不是蛮荒之地,而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李国林满怀深情地说。
  今天,宗日遗址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作为黄河文化公园(青海段)的核心展示区,她不仅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探访,更成为学术界研究黄河上游地区史前文明的重要基地。随着考古挖掘工作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的发现正逐渐丰富着我们对宗日遗址不同时期文化面貌和宗日文化的认识。特别是共和盆地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文化序列的发展演变过程,为深入探讨黄河上游地区史前时期人群迁徙、生业模式、文化交流、技术传播等研究提供了重要新资料。
  在历史的长河中,宗日遗址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黄河上游的远古文明。舞蹈纹盆与二人抬纹盆,不仅是先民们艺术创作的结晶,更是高原地区民族团结、齐心协力的象征,它们见证了宗日文化的繁荣与辉煌,也启示着一代一代的后人要珍视团结、携手共进,共同建设守护自己美丽的家园。
  我们相信,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宗日遗址的更多秘密将被一一揭晓。她将以独特的魅力吸引更多的人去探索、去感悟那段遥远而神秘的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