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吐蕃部族名称释义

作者: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07-11-17 19:49:12 点击数:
吐蕃是藏族的先民在7~9世纪时建立于青藏高原的政权名称。吐蕃一词,始见于唐代汉文史籍。吐,多数人认为是由汉语“大”的音转化而来,系就吐蕃向唐朝称“大蕃”而音译;也有解释为“上部”(stod)的意思。蕃,藏语作bod,是藏族在古代的自称。根据较普遍的说法,蕃是由藏族古代信奉的原始宗教——“本”(bon)音转化而来;也有人认为,蕃意为农业,与卓(bro,牧业)相对。在吐蕃族源问题上,有“北来说”、“南来说”等多种说法。随着青藏高原考古发掘的日益丰富,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吐蕃就是生活在西藏的原始土著人融合羌人后形成的。公元前3世纪,吐蕃古史记载的仰赤赞普时期,吐蕃开始从母系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公元3世纪,吐蕃雅隆河谷的鹘提悉补野开始强大。6世纪,朗日松赞将势力扩展到拉萨河流域,奠定了以卫、藏地区为中心的吐蕃王朝的基础。7世纪初,朗日松赞之子松赞干布以武力降服周围羌族部落如苏毗、多弥、党项、白兰、羊同等,将首邑迁至逻些(今拉萨),正式建立吐蕃王朝。
     松赞干布为适应吐蕃奴隶制王朝的社会需要,颁布法律,设立职官,制定军事制度,统一度量衡,创造文字,与周邻密切交往,迎娶尼泊尔公主和唐文成公主,修建布达拉宫,接受佛教。
     松赞干布死后,继任赞普年幼,吐蕃大权由噶氏家族掌握。噶氏家族竭力推行尚武政策。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吐蕃向唐朝属国吐谷浑发动进攻。龙朔三年(663年)吐蕃吞灭吐谷浑。唐和吐蕃在青海展开激烈争夺,大非川之役后,吐蕃完全拥有吐谷浑故地,和唐朝在青海东部对峙。唐朝为防御吐蕃东渐,在青海境设陇右节度使,常驻边防军达7.5万人。吐蕃仿照唐制在青海境设置许多军事建制,以重兵把守,如在今海南藏族自治州境内设置独山军、九曲军,在青海湖北设置渔海军、游奕军。此外还设有若干城,如铁仞城、大莫门城、雕窠城、新城等。噶氏家族的论钦陵驻守青海东部地区长达30年之久。安史之乱后,吐蕃乘机东进,占领了河西陇右地区,并设立青海节度使等机构进行统治,在占领区屯耕屯牧,并实行民族同化政策。公元8世纪后半期,吐蕃王朝势力达到极盛,佛教开始在吐蕃王朝的政治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9世纪后半叶,吐蕃军事将领混战,给河陇地区的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吐蕃王朝分裂,其奴隶制社会全面瓦解。
     吐蕃和唐先后两次联姻,促进了唐朝和吐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松赞干布曾接受唐朝官位(驸马都尉)和封爵(西海郡王、賨王),奠定了汉藏两族在历史上的亲缘关系。中原地区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陆续传到吐蕃,对吐蕃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吐蕃的文化也传人中原地区。
     吐蕃人以游牧为生,在西藏山南气候温暖的地区经营农业,产小麦、青稞等,以乳酪为食,重战死,贵壮贱老,佛教传人以前信仰原始的本教。吐蕃王朝崩溃后,在青藏高原及陇右各地,豪酋林立,互不相统,大者数千家,小者数百家,河湟流域兴起确厮哕政权。宋元和明初的汉文史籍仍泛称青藏高原及当地人民为“吐蕃”或“西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