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都口叙事
作者:聂文虎
来源:西海都市报
时间:2024-11-19 09:48:36
点击数:
遥远的大西北,巍峨的祁连山由东向西绵延千里,成为青海和甘肃之间的一道天然屏障。大山之中,一条南北走向的百里峡谷,打通了青甘两省,这条峡谷,便是扁都口峡谷。
扁都口峡谷亦称大斗拔谷,数千年来,这条天然通道,成为连接大山南北的咽喉之地和“丝绸之路”南线中青海通向河西走廊的重要辅道。
扁都口峡谷亦称大斗拔谷,数千年来,这条天然通道,成为连接大山南北的咽喉之地和“丝绸之路”南线中青海通向河西走廊的重要辅道。
两千多年前,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为解除匈奴对西汉的威胁,派遣侍郎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带领百余人从长安出发,经陇西,过黄河,沿着祁连山南麓西行,而后经扁都口峡谷穿越祁连山,进入河西走廊。谁知,没走多远就在焉支山下被匈奴俘获,被困河西,为奴十年方寻机逃脱,前往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17年后,汉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西征匈奴,又沿着张骞走过的路线出扁都口,突然出现在匈奴人面前,把匈奴右贤王打了个措手不及,一举攻占了离大斗拔谷只有20里的单于城,由此打开了驱逐匈奴的胜利之门。这是历史上最早有关扁都口的记载。
两千多年前的扁都口峡谷,是人迹罕至的山野荒谷,峡谷中乱石挡道,熊狼啸谷,若要穿越百里山峡又是何等艰险!
扁都口峡谷蜿蜒于群山之间,崎岖险峻,海拔最高处达3700多米,气温落差大,天气变化无常。而在这条天然的通途上,千百年以来总也断不了兵马的印迹,不知演绎出了多少悲壮的故事!
隋朝时,青海的少数民族首领吐谷浑利用扁都口峡谷,频频越过祁连山袭掠河西,从而引发了隋炀帝对吐谷浑的战争。隋大业五年,隋炀帝亲率40万大军远征青海,大破吐谷浑。而后,为彰显隋朝的国威,打通丝绸之路,便由扁都口穿越祁连山来到河西走廊,在焉支山下会见西域27国的君主使臣,召开了历史上有名的“万国会议”。当然,隋炀帝过扁都口峡谷时,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时值六月,峡谷内却风雪骤起,奇寒难挡,身着夏衣的将士们遭遇了一场无法抵御的巨大灾难。《隋书》和《资治通鉴》均载:“六月大雪,士卒冻死大半。”寥寥数笔中就可窥见四十几万大军身处的惨状与境地!
历史的脚步走到公元1949年9月,中国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其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大举西进,解放大西北。西北野战军前部步兵第五师为截击由乌鞘岭西逃之敌,也经由扁都口长驱直入横穿祁连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溃国民党的部队,顺利解放了民乐城。
一个个惊天动地的历史画面已然翻过,成为浩瀚历史中值得珍藏的一页,今天,从河西走廊通往青海西宁的227国道已穿越祁连山这条著名的大峡谷,古来险峻的荒古危途变成了畅通无阻的现代化交通大道。
坐拥奇特的地理地貌、险峻的山势、秀美自然风光的扁都口如今成为集万亩油菜、金色田园、高原牧场、石佛岩画、关隘文化、休闲度假为一体的高原生态旅游区,变成了摄影人的天堂,旅游旺季,车来车往,游人络绎不绝,这是当年的张骞、隋炀帝和匈奴人绝不会想到的奇迹。
金秋八月,我与来自省内外的几位报刊杂志编辑和媒体记者相约再次来到了千古奇绝的扁都口。此时,正值油菜花盛开的季节,未到山口之前,就听大家谈论,扁都口的油菜花久负盛名。来到扁都口,但见山前远远近近一片耀眼的金黄,好壮观的金色花海!大家在感叹景色的壮丽时,一位记者情不自禁地高呼:“果然是自古扁都口,千年油菜花!”
“自古扁都口,千年油菜花!”我默诵着诗句,脑海里不仅涌现出扁都口狼烟滚滚的久远历史。翻阅史料,穿越时空。古时,历朝历代在军事防御上对扁都口皆极为重视,唐朝时在此置大斗军, 扼守隘口。到了清朝,又将山口的防务移到谷中,设察汗俄博营,康熙年间还在俄博营北山腰竖立界碑,上书“甘州府俄博营”,并增派戎兵500名屯扎于离此不远处的大马营,扼守扁都口要隘。
今天,我站在扁都口前的山头上举目四望,昔日的战争痕迹已荡然无存,只见一条平展宽阔的柏油公路昂首挺进山谷,向逶迤的群山深处延伸而去。而山谷前满山坡全是盛开的油菜花。甘肃省民乐县把曾经荒芜萧条的扁都口开发成旅游景点,一座座白色帐篷点缀在油菜花丛里,荡漾着无尽的诗情画意。
在这灿烂美景面前,很难想象出张骞和他的随从由山谷中蹒跚而来的情景,更无从想象隋炀帝的40万大军在山谷内冒着漫谷飞雪艰难跋涉的悲壮场面。
张骞出使西域17年后,汉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西征匈奴,又沿着张骞走过的路线出扁都口,突然出现在匈奴人面前,把匈奴右贤王打了个措手不及,一举攻占了离大斗拔谷只有20里的单于城,由此打开了驱逐匈奴的胜利之门。这是历史上最早有关扁都口的记载。
两千多年前的扁都口峡谷,是人迹罕至的山野荒谷,峡谷中乱石挡道,熊狼啸谷,若要穿越百里山峡又是何等艰险!
扁都口峡谷蜿蜒于群山之间,崎岖险峻,海拔最高处达3700多米,气温落差大,天气变化无常。而在这条天然的通途上,千百年以来总也断不了兵马的印迹,不知演绎出了多少悲壮的故事!
隋朝时,青海的少数民族首领吐谷浑利用扁都口峡谷,频频越过祁连山袭掠河西,从而引发了隋炀帝对吐谷浑的战争。隋大业五年,隋炀帝亲率40万大军远征青海,大破吐谷浑。而后,为彰显隋朝的国威,打通丝绸之路,便由扁都口穿越祁连山来到河西走廊,在焉支山下会见西域27国的君主使臣,召开了历史上有名的“万国会议”。当然,隋炀帝过扁都口峡谷时,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时值六月,峡谷内却风雪骤起,奇寒难挡,身着夏衣的将士们遭遇了一场无法抵御的巨大灾难。《隋书》和《资治通鉴》均载:“六月大雪,士卒冻死大半。”寥寥数笔中就可窥见四十几万大军身处的惨状与境地!
历史的脚步走到公元1949年9月,中国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其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大举西进,解放大西北。西北野战军前部步兵第五师为截击由乌鞘岭西逃之敌,也经由扁都口长驱直入横穿祁连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溃国民党的部队,顺利解放了民乐城。
一个个惊天动地的历史画面已然翻过,成为浩瀚历史中值得珍藏的一页,今天,从河西走廊通往青海西宁的227国道已穿越祁连山这条著名的大峡谷,古来险峻的荒古危途变成了畅通无阻的现代化交通大道。
坐拥奇特的地理地貌、险峻的山势、秀美自然风光的扁都口如今成为集万亩油菜、金色田园、高原牧场、石佛岩画、关隘文化、休闲度假为一体的高原生态旅游区,变成了摄影人的天堂,旅游旺季,车来车往,游人络绎不绝,这是当年的张骞、隋炀帝和匈奴人绝不会想到的奇迹。
金秋八月,我与来自省内外的几位报刊杂志编辑和媒体记者相约再次来到了千古奇绝的扁都口。此时,正值油菜花盛开的季节,未到山口之前,就听大家谈论,扁都口的油菜花久负盛名。来到扁都口,但见山前远远近近一片耀眼的金黄,好壮观的金色花海!大家在感叹景色的壮丽时,一位记者情不自禁地高呼:“果然是自古扁都口,千年油菜花!”
“自古扁都口,千年油菜花!”我默诵着诗句,脑海里不仅涌现出扁都口狼烟滚滚的久远历史。翻阅史料,穿越时空。古时,历朝历代在军事防御上对扁都口皆极为重视,唐朝时在此置大斗军, 扼守隘口。到了清朝,又将山口的防务移到谷中,设察汗俄博营,康熙年间还在俄博营北山腰竖立界碑,上书“甘州府俄博营”,并增派戎兵500名屯扎于离此不远处的大马营,扼守扁都口要隘。
今天,我站在扁都口前的山头上举目四望,昔日的战争痕迹已荡然无存,只见一条平展宽阔的柏油公路昂首挺进山谷,向逶迤的群山深处延伸而去。而山谷前满山坡全是盛开的油菜花。甘肃省民乐县把曾经荒芜萧条的扁都口开发成旅游景点,一座座白色帐篷点缀在油菜花丛里,荡漾着无尽的诗情画意。
在这灿烂美景面前,很难想象出张骞和他的随从由山谷中蹒跚而来的情景,更无从想象隋炀帝的40万大军在山谷内冒着漫谷飞雪艰难跋涉的悲壮场面。
2012年9月2日至9日,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范东升代院长和凌学敏老师带领王鑫、林辉昊2名学生赶赴西宁,参加由《西海都市报》主办的“重走范长江之路”活动。这是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师生第七次“重走中国西北角”,我作为当地宣传部门联络人员有幸跟随范东升先生参加了几次采访活动。重走范长江之路,对于我等新闻后生晚辈,是一次传承老一代新闻人职业精神的实践与体验,而对范东升先生,更是了却一桩夙愿。
根据《中国的西北角》记载,范长江先生1935年12月17日开始从兰州出发前往西宁,18日经马莲滩村渡口,以“铁索摆渡”的方式渡过甘青交界处的大通河,在西岸的牛站堡留宿一夜后,翻越牛站山进入青海境内。随后在西宁从事采访和研究。1936年1月4日乘马离开西宁,10日向北越过俄博岭,经扁都口峡谷,最后经过一个叫做“炒面庄”的小村落,进入甘肃境内。范长江先生在青海境内行程数千里,总计25天。
77年后(1935年12月—2012年9月),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师生由范长江长子范东升带队,西海都市报社抽调骨干记者共同组成采访团,踏上重访之旅。采访团以范长江在《中国的西北角》中留下的“青海足迹”为依据,寻访长江先生祁连山南之行的首尾完整路程,对沿途地区展开深入采访。
至今许多人对青海的印象还停留在“偏远”“落后”上,但是正如《西海都市报》的一位老师所说的那样:“青海人对省外地区的了解大大超过省外人对青海的了解,正如现在中国人对外国的了解大大胜过外国人对中国人的了解”。范东升院长感慨:“此次青海行完全颠覆了以前对青海和西宁的肤浅印象”。
当年的范长江先生在扁都口走了整整一天,在这“绝无人家”的地方,“只有几个到青海做棉花生意的,是我们所见唯一行人。”范长江先生因为感时忧世,无心领略扁都峡的美景,寂寞的心情读文可感。而我们希望汽车开得慢些再慢些,这样可以细品这条打通祁连南北两路的厚重的文化之路,可以细赏这风景独具的西部景观。
此次采访活动,对于随行的每一位新闻工作者来说,都是一份意外的惊喜。
77年后(1935年12月—2012年9月),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师生由范长江长子范东升带队,西海都市报社抽调骨干记者共同组成采访团,踏上重访之旅。采访团以范长江在《中国的西北角》中留下的“青海足迹”为依据,寻访长江先生祁连山南之行的首尾完整路程,对沿途地区展开深入采访。
至今许多人对青海的印象还停留在“偏远”“落后”上,但是正如《西海都市报》的一位老师所说的那样:“青海人对省外地区的了解大大超过省外人对青海的了解,正如现在中国人对外国的了解大大胜过外国人对中国人的了解”。范东升院长感慨:“此次青海行完全颠覆了以前对青海和西宁的肤浅印象”。
当年的范长江先生在扁都口走了整整一天,在这“绝无人家”的地方,“只有几个到青海做棉花生意的,是我们所见唯一行人。”范长江先生因为感时忧世,无心领略扁都峡的美景,寂寞的心情读文可感。而我们希望汽车开得慢些再慢些,这样可以细品这条打通祁连南北两路的厚重的文化之路,可以细赏这风景独具的西部景观。
此次采访活动,对于随行的每一位新闻工作者来说,都是一份意外的惊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