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州同德县简介
同德县地处海南藏族自治州东南,地理位置介于北纬34°39′—35°38′,东经100° 08′—101°10′之间。东与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泽库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接壤;南与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玛沁县隔黄河相望;西隔黄河与兴海县为邻;北与贵南县毗邻。总面积5011.03平方公里。人口59451(2009年统计数)。县人民政府驻尕巴松多镇,距州府恰卜恰镇258公里。辖尕巴松多、官贡玛2镇及巴沟、秀麻、河北3乡。
境内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南北高山连绵,沟谷深切;中部开阔平坦,土地肥沃。最高点为佐莫尼则,海拔4671米;最低点为居布水入黄河处,海拔2640米,平均海拔3300米。整个地形由山地、滩地和河谷组成。滩地,多分布于东部及东北,主要有南巴滩、北巴滩、货热滩、果芒滩、克日布滩、尕日干滩、托头滩、果什吾滩等。较大的河流有巴水、尕日干河、赛尔欠河、尕群河、江群河、德合索河、居布雄河等。滔滔黄河,自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的龙塔沟口入境,宛如一条银色巨蟒,蜿蜒奔腾,流经过欠、德阳、拉加、班多、加吾等13个峡,至居布沟口出境,黄河流经县境约206公里。
现今同德县境内的藏族有四个大的族份:
尕巴松多镇境内有巴夏让族,该族又分赛弯、欧格贝萨、申吾乃亥萨、阔乃亥、阔乃亥瓜什则五族。
官贡玛镇境内有焕去乎、年乃亥、吴加、冶什君,即官贡玛四族和阔乃亥瓜什则、加索亥、曲哇、斯柔坚,即坦斗措玉四族。
河北乡境内有上瓜什则族;秀麻乡境内有下瓜什则族。上下瓜什则族内包括加莫、加萨哇果尔玛、贡玛、卡加、德亥言五族。
巴沟乡境内有从巴沟上部的色康村至下才乃亥之间的诸农业聚落。今巴沟乡辖区旧时属被称之为“芒巴夏松”地区中的巴地区。
民国29年(1935)建县时取名“同德”,意为“边民同服中央德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同德含义新释为“同心同德”。
同德县藏语称“巴宗”,其中“巴”为藏族部落姓氏名;“宗”指“县”。因往昔藏族古代六大姓氏中的苳氏支系,即“巴氏”部落中的某一支,长期游牧于今同德县境内及包括今贵南县境内的部分地区,使此地亦逐渐得其族名而统称“巴域”。从此,这个地方逐渐出现了诸如“巴滩”、“巴勒哈滩”、“巴吉山”、“巴什多”、“巴麦”、“巴多”、“巴沟”、“巴水”、“巴茫拉”以及“茫巴夏松”等与“巴”这一古老的族名紧密相联的诸多地名。因此,此地藏人便习称同德县为“巴宗”,并沿用至今。关于“茫巴夏松”三大藏族农耕聚落区域之一的“巴域”名称的由来,在有关学者的考证专文及《巴域历史》中如是说:因自古以来,现今巴域地方,是与以绵羊为图腾的古藏族穆氏和苳氏部落相连的区域,后来羊的“咩、咩”叫声,即汉文的音译转写字“巴”一词成了该氏族之名,“巴”这一地名即由此而来。在康区流传的《巴域民谣》中亦有:“巴”这一名称,来源于“咩、咩”的羊叫声的说法。“咩”在藏语里书写为“འབའ”字,汉语译音过来为“巴”字。总之,将绵羊奉为图腾的氏族中就出现了“巴”这一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