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贵德(归德)名称的来历

作者:贺尔加•俄日 豆拉太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11-04-11 10:32:00 点击数:
  “归德”(གོས་རྡང)系藏语译音,意为“绸缎拧成的过河索绳”,贵德藏语历代全称“赤嘎归德”(ཁྲི་ཀའི་གོས་རྡང)。很久以前,贵德黄河段上没有桥,渡河运物全靠山羊皮做成的筏子运送。单独一人需要过河时,通常把衣物等装在皮袋内,然后山羊皮袋用嘴气吹满后作为辅助游泳过河,到了冬天人们从结冰后河面上通过。因为黄河在尚优(下排)至贺尔加的地段里,水流平缓,两岸距离较窄,水流落差小,所以冬天黄河水面上结冰最早的河段,夏天黄河流量平缓容易渡河。后来人们为了认清渡河的地点,在黄河两岸间拉了一条用牛毛拧成的粗绳,做为过河的路标,过往的藏族僧侣和信教群众在绳子上系了很多用五颜六色绸缎做成的经幡和哈达,从远处望去颇似一条绸缎拧成的绳索,渡河行人习惯地称“玛曲归德”(རྨ་ཆུའི་གོས་རྡང)。汉语意为给黄河拉上了绸缎索绳。这条绳索冬天是过黄河冰桥的路标,夏天是羊皮筏子渡河的始端,四方的过路人到了贵德从远处就能看见黄河上有一条系有五颜六色绸缎飘扬的绳子,就能正确地断定过黄河的渡口,同时也成为通往南北过渡的主要交通要道卡口。
  此渡口处正在《安多政教史》上所记载的贵德河西文昌庙基座赤嘎台的附近,所以当时人们习惯性地称为“赤嘎归德”。当地老百姓为了叫法简便,藏语把这个地名用了前面的“赤嘎”二字,汉语却用了后面的“归德”二字,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清朝乾隆三年(1738年)改归德为贵德,并延用到至今。据考证,汉代贵德称“河关”也是在此得名。据有关资料记载,贵德境内有六大主流河(西河水、东河水、尕让河滩水、贺尔加河滩水、尼那河滩水、昨那河滩水)注入黄河,“浇河”之名也以此而得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