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最早的通商“口岸”——峨堡
峨堡镇在祁连县城以东72公里处,在到达之前,请允许我将祁连县情做一个简单的介绍。祁连位于青海省的东北部,海北藏族自治州西北部,东与门源回族自治县相邻,南与刚察县和海晏县相连,北及西北与甘肃省的张掖、山丹县为界,西可抵达甘肃省的肃南县,是青海北部的天然屏障,是通西域之要道,丝绸之路南线经于此,故有青海北大门之称。经历代文人墨客润笔渲染,今有“天境祁连”之声誉,幅员13886平方公里,辖四乡三镇44个行政村,聚居着汉、藏、蒙、回、土等15个民族,总人口4.6万。
天境祁连,禀赋独特,风光无限,从汉代发端的人文轨迹中依稀辩得,这里多民族交融、多宗教传播的多元化人文历史深厚,形成了以丝绸古道、阿柔部落、回族拱北、郭米则柔为代表的文化积淀,境内的世界第三大峡谷——黑河大峡谷、中国最美丽的六大草原之一——祁连山草原、与天共长的祁连林海、亚洲最大的半野生鹿驯养基地——祁连鹿场、变幻多姿的祁连石林,历经风霜洗礼的格萨尔王边城遗址、神奇瑰丽的油葫芦自然保护区构成了天境祁连独具魅力、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经过多年的传承和开发,这片宁静、古老而又神奇富甲的沃土已逐步成为连接河西走廊、环青海湖地区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和探险游玩、观光揽胜的绝好去处。
虽然人们常说:家乡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我不这样认为,在我夸夸其谈的同时,请您结合眼前看到的景致,细细品味我的讲解是不是名副其实的。当你翻越大坂山、步入祁连县的时候,您会不会有一种长空万里无涯际的感觉呢?“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已吟诵了1400多年的千古绝唱,即使在今天,依然散发着难以抗拒的魅力。你眼前一望无际的草原,是2005年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偕同《中国社会科学院》,在30多家权威机构和70多家媒体的共同考证下评出的。这里有青海少见的林中草场和高草区草场,自西汉元狩二年起即为养马屯兵之要地,与草原相接的祁连山被终年不化的冰雪覆盖着,加上蓝天白云下一群群牛羊点缀其中,给人以返璞归真、如入仙境的感觉。
从中国的长安(西安)西行,过金城(兰州),穿河西走廊,出玉门关,逾葱岭到中亚各国,这条通道被西方叫做“丝绸之路”,汉时被称为青海道或羌中道。汉宣帝时,赵充国安羌定边,在河湟屯田,曾打通西平郡(今西宁)至河西走廊的通道,成为以后的“丝绸南路”。这条古道的开通,使峨堡这个不太起眼的草原小镇,逐渐成为丝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驰命走驿,不绝于途,商相败客,日款于塞下”。每天往返此地的行人,商队络绎不绝,丝路上驼铃叮当,场面甚为壮观。
那么,这座曾经名扬丝路的古城现在在那里呢?
它就在我们将要驻足的地方,这里就是峨堡镇,现在让我们走下旅游车,走进古城,真真切切的去感受一番。现在是峨堡乡人民政府驻地,那条古道已成为连接青、甘、新三省的国道,宽阔的柏油路上南来北往的汽车奔驰而过。依山而建的古城堡仍清晰可辨,城廓南北宽280米,东西宽230米,城墙残高6米,底宽13米,城内城隍庙、城外点兵台、烽燧等遗址依稀颓存。穿过坍塌坠毁的城门,我们看到满月的残破与那散落的瓷片汉砖,仿佛穿越了历史的隧道,使人清晰的看到了古城的繁荣、悲壮、沉稳和脆弱对历史的演绎,看到了遥远的过去,古城为丝路上的商旅迎来了黎明,又送走了夕阳。幽暗中依稀听得见刀剑的碰击声,军士们的演练声和远处的叫卖声……
东晋年间,在“丝绸之路”的河西走廊一带(今武威等地),出现了群雄割据的局面,战事频繁,交通受阻,东西往来的商队,使节全部改由青海通过,使这条南道变得更加繁荣起来,凡西来经大斗拔谷(扁都口)的商贾、使节,都要通过此地,峨堡便成为今青海境内的首站。
盛唐时期,经济高度发展,对外贸易、文化交流更加频繁。据史载,当时一批批的商贾、使节,僧侣、游人经过长途跋涉到大丝路上的中间站——峨堡,在这里进行休整,准备足够的水和粮草,然后向东出发。中国大量的丝绸、漆器、铁器、瓷器以及农业水利、冶炼、养蚕等技术,均由丝路传到中亚,乃至欧洲。西域的葡萄、核桃、大蒜、葫芦卜以及玻璃、海西布(呢绒)等也传入中原地区。峨堡成为“丝绸之路”上最大的贸易集散地之一,也是青海的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口岸”。
北宋年间,河西走廊被西夏占据后道路再次受阻,青海政权实行惠商政策,经由峨堡“丝绸之路”继续保持着繁荣。元代筑峨堡城(博望城),以加强防卫和保护着商队、行人的安全,此后这里又逐渐成为驰名中外的茶马市场,一时间,商贸兴盛,车铃叮当,中原的商人们在夸自己丝绸是如何轻柔美丽,西域的贾客们也不甘落后,称赞自己的玉器是如何稀罕名贵,……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里,峨堡是极其繁华的,真正发挥着对外通商“口岸”的作用。
自明代始,海路渐开,海运事业逐渐兴起,乘船比走陆路更为快捷,使商贾、使节大都该走水路,虽然陆行的丝路未废,但作用已大不如以前了,这条古道也变得时通时塞,时兴时废,整个青海地区的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日益萧条,峨堡城也由盛转衰。虽然到了清朝末年,峨堡的民间贸易曾一度兴起,但其充当对外通商“口岸”的历史作用已经丧失,使这条古道变的人迹稀少,当地的商人、居民纷纷外迁。中华民国23年(1934年),上海《大公报》记者范长江考察西北时曾路过峨堡,在其所著《中国的西北角》中曾描述:“行八十里,至一破旧古城俗名俄博城,图上日博望城,便请本地之‘知识分子’,无有知此城来历者”。可见当时的峨堡早已变得人烟稀少,商队罕至,还有那座曾守卫丝路安宁的古城堡也早已是一片废墟。
1988年5月18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今日的峨堡草原一片歌舞升平,各族儿女和睦相处,有许多珍禽异兽、奇花异草,白雪皑皑、青草依依,望不尽的草原,连绵起伏的雪山,依山环绕的八宝河,潺潺流过,四季美景尽收眼底。总投资120万元的峨堡小城镇建设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之中,峨堡镇将会成为集旅游商贸为一体的草原小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