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萨尔追寻者——吉德
吉德老人
阵阵嘹亮的号角声中,身穿盔甲、头插五色彩旗的“格萨尔王”威武出场,30多名“将士”手拿弓箭紧跟其后,在桑烟袅袅的舞台上,摇动着身子和面具,跳起了古老的藏戏。
舞台上,一位衣着朴素、面容慈祥、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的老人忙得不可开交,时而弹电子琴,时而拉手风琴,时而用串铃伴奏,手上还不时比划着什么。老人的身份可不一般,他既是广受尊重的吉德,也是一位藏族艺人,并拥有一个初具规模的《格萨尔》民间艺术团。
71岁的吉德老人是果洛州班玛县江日堂乡多日麻村人、原班玛县大常委会副主任,也是江日堂乡《格萨尔》民间艺术团创始人。江日堂乡《格萨尔》民间艺术团存放的诸多服装、盔甲、面具等道具,很多是吉德老人亲手制作的。
老人亲手制作的道具
“班玛是三果洛的发祥地,格萨尔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我们组团演艺是为保护和传承好格萨尔文化尽了一份绵薄之力。”吉德老人说道。
吉德老人自幼喜欢格萨尔文化,年轻时就对藏戏很有研究。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1966年毕业于果洛州民师的他在家务农13年后考到江日堂小学工作。从小被藏族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灿烂的文化熏陶的他,对格萨尔文化更是情有独钟,利用业余时间,他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凭着自己的记忆开始编写剧本,并发动组织青年牧民和学生在闲余之时加强训练。1981年8月,在蓝天为幕、绿草为台的草原上开始演出了,这既是江日堂乡《格萨尔》民间艺术团的雏形,也是吉德老人心血的结晶。
几十年来,艺术团在格萨尔这块肥沃的土壤里辛勤耕耘,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并且不断发展壮大。吉德老人的艺术团已培养出了200多名业余演员,演员中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台下天真烂漫的孩子,台上演艺精湛的演员。台下腼腆羞涩的女子,台上聪慧大方的珠姆。简单的布景、复杂的面具、原汁原味的唱腔,吉德老人的藏戏团仍固守着藏戏的原生态。
江日堂乡《格萨尔》民间艺术团的演出都是无偿义演,演员们没有一分补助。长期以往,这成了老人一个心结,演员的误工补贴时刻牵动着老人的心,为了传承格萨尔文化,发展艺术团,老人省吃俭用、节衣缩食,一日三餐馍馍清茶。酥油糌粑。连再烧壶奶茶,那都是一种奢侈的向往。每月微薄的工资就是艺术团的主要经济保障。为了发展壮大剧团,更好地传承格萨尔文化,老人动员儿子、女儿、外甥、女婿齐上阵,同台演出。“打仗父子兵”这句话,用在吉德老人的艺术团里可谓恰到好处。同时,老人强化培训锻炼,发展复合型人才,培养多面手演员。很多演员既是乐队伴奏者,也是扮演不同角色的高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吉德老人,他不仅写剧本,而且是总导演;不仅吹拉弹打各类乐器,而且是乐队总指挥;不仅演雄壮魁梧的格萨尔,而且扮温柔贤慧的珠姆。不仅熟悉每个人物形象,而且精通演艺细节……现在老人年事已高,但时常串演很多人物,在对其他演员言传身教的同时,自己也能过过戏瘾。
扮演格萨尔王已经10多年的老人的外甥巴才自豪地说道,“格萨尔王在我们藏区是一个很神圣的人物,都很崇拜,扮演他是我的荣幸。”“我也挺喜欢表演藏戏,在爷爷这里我学到了不少东西,了解了格萨尔文化,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要演格萨尔王。”9岁的仁钦宝幼稚地说道。在艺术团跟他年龄相仿的孩子还有好几个。
演出现场
“缺氧不缺精神,缺钱不缺干劲。”老人在没有一点资金的情况下,没有丝毫退却,而是知难而进,大量翻阅整理有关资料,笔耕不懈。年年编排新节目,岁岁增加新内容。每年都会在村上、乡上、县上、州上表演几场《格萨尔》节目。老人在创作时把传承和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先后编排的藏戏有《格萨尔王传》、《文成公主》、《松赞干部》等20余部,还独树一帜地把《格萨尔王传》之《赛马称王》与《霍岭大战》的上下集改编成藏戏搬上舞台,得到行家好评,深受群众赞扬。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老人几十年的付出受到了牧民群众的高度称赞,得到了政府部门的肯定认可。州县文化部门多次授予《继承发展民族文化奖》,1990年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全国先进文化站》……1984年老人被青海省授予全省劳动模范称号,1997年被国家文化部、国家文联、社会科学院、国家民委联合授予《格萨尔》抢救与研究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