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千碉之国:丹巴古碉群

作者:王小渝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网 时间:2012-05-22 09:28:00 点击数:

   
丹巴古碉群

  号称“千碉之国”的四川丹巴如今县境内仅存古碉数百座,主要分布在梭坡、蒲角顶、中路等乡村。现存古调最早修建于唐代,最迟为清乾隆十二年至四十一年平定大、小金川之时。古碉具有千百年的历史,历经战争和风雨的剥蚀、地震的考验,至今仍巍然屹立,有的久已偏倚,有的甚至弯曲如弓,自成奇景,其建筑艺术堪称精湛绝妙,令人叹为观止。


丹巴碉楼

  丹巴的碉楼建筑有四角、五角、六角、八角、十三角之分。(其中五角碉和十三角碉在国内属于非常罕见的类型,丹巴境内仅各存一座,分别位于梭坡乡的莫洛村和蒲角顶)。古碉高度以10米、20米逐渐发展到30米、35米。碉楼功能较多,建于村寨要道旁,交通要隘、关卡等地的称“军事防御碉”;专门为土司守备而修的曰“官寨碉”;村寨中心,用于镇魔的八角碉叫“风水碉”,此处,还有警碉、界碉、房中碉等等。碉楼的主要建筑材料是山石、泥、麻筋、木头等。麻筋由红麻杆或青稞杆、麦秸秆制成,将麻杆砍成寸段,捶绒即成麻筋,和在泥中,粘性很强。碉楼由上下左右大小石料组合,错缝修砌,棱角分明,表面光洁,如刀砍斧劈。如此简单的材料、工艺写下了藏族建筑史上光辉的一页。


丹巴碉楼

  2006年5月,“丹巴古碉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进入四川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丹巴中路、梭坡藏寨碉群”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文本已通过省级评审。
  丹巴得天独厚的古碉群与藏寨形成特有的民族风情,加之每年3月金川河谷梨花盛开,其白如雪,每年11月红叶满山,由此两季形成的美丽图画,无不吸引爱好者前往,流连忘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