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芒康的金名片:弦子舞

作者:米广弘 来源:西藏文化网 时间:2013-03-06 10:06:00 点击数:

 
芒康弦子舞

        素有“歌舞海洋”之称的西藏,每逢庆典节假,不论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到青年男女、老人小孩翩翩起舞的身影,可谓是“家家有舞,人人能跳”。虽然长期生活在自然条件较为艰苦的雪域高原环境里,但他们却不会因此而失去对快乐的追求,在长期的生产和劳动中,创造出许多震撼心灵的歌舞。在众多的歌舞中,西藏昌都的芒康弦子舞就是集人文精神于一身的民间歌舞。
        芒康弦子舞是以弦子为乐器,伴随着音乐,男女相聚一处,甩动长袖共舞翩跹。芒康弦子舞圆活、狂放而流畅,有拖步、点步、转身、晃袖、叉腰、颤步等动作,其中最大的特色为弦子拉唱、长袖飞舞,舞者随着弦子乐曲晃动而发出阵阵颤声,男子舞姿重在舞靴、抬脚显示豪放,女子长袖突出舒展婉约之美。弦子舞的特点节奏明快,热情奔放,语汇新颖,舞姿圆活,狂放流畅,永远没有尽头。
        弦子多为赞美、祝酒、欢庆、辞别等内容,曲辞多元,形式多样,舞姿多变。北京民间乐器博物馆内包括了各个民族的乐器,作为一种物质文化形态来展示,具有西藏特点的弦子也列入其中,随着弦子发展,会拉奏的人也越来越多。
        弦子藏语译为“必旺”,是主要流行于昌都芒康的民间流行乐器,它形似二胡却又不同于二胡的音律,比二胡短小,一般由琴筒、琴杆、琴皮、弦轴、琴弦和弓子等组成,传统以野牛角做的居多,现在主要用核桃木,也有竹子和铜皮制作,外表一般不上颜色以保持原木的本色,琴皮以蛇皮、鱼皮为多。芒康弦子舞分为:盐井弦子舞、徐中弦子舞、开放的曲登弦子舞等。不同地方的弦子舞有不同的特色,其总的特点是粗犷雄浑、质朴厚实,不受人数、场地等限制,人多也可圈中套圈,男女分开各半,时而集合,时而散开,时而绕行,边唱边跳,互相唱和,此起彼伏。男子拉弦站立排头,弦子舞的排头一般都是有影响力的人物,能舞能歌,作曲作词都很精通,会运用经典的体态、动作使舞蹈表演产生质的提升,舞蹈的节奏以拉弦的音乐节奏为准,一般都是在悠扬缓和中开始,流畅欢快中表现,升腾热烈中结束。
        每逢时节,藏民们一边劳动,一边唱歌,从早到晚,尽兴而归。过去的弦子舞是拉唱形式的“小型歌舞”,茶马古道的开通给弦子舞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容,具有聪明才智的芒康人民在与其他文化的交往中,不断吸收和借鉴优秀文化精华,使得弦子舞不断增添新意,与时俱进,使其成为独具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当之无愧成为藏民族民间歌舞的一朵奇葩。
       芒康是弦子的故土,弦子是芒康的名片。那些来自于民族地区的舞蹈,表现了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以及生活方式,在广泛的深入生活过程中,用自己的思想感情化为艺术表现,再通过长期艺术实践,产生出民间舞所具有的内在情感的表现力来,从而才能取得完美的艺术效果。弦子舞有着自身独特的艺术特征和审美价值,有着民族特定的风格韵律、感情色彩和精神气质。芒康弦子舞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和极其深厚的群众基础,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表演套路,优美的弦子之音传遍四方,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和很高的美誉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