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漫话藏家灶

作者:平措扎西 来源:中国西藏 时间:2009-03-06 17:20:20 点击数:


藏族家庭炉灶
最近我去西藏博物馆参观,一个牢牢地抓住了我的视线。在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方式不断变化的今天,能找到一个十几年前藏族家庭必不可少的土制灶台确实不容易。那黑亮黑亮的灶面和灶膛燃烧着的火焰,随着各种各样灶的产生而逐步退出了城镇的藏族家居生活,成了历史,成了怀旧者遥远的记忆。 
    娇气的龙特和不讲究的比巴灶
    从人类学会钻木取火的那天起,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灶就应运而生。比如我们西藏,炒青稞用的长形多灶口的灶、榨油时用的椭圆形灶;寺庙用的小屋般的大灶;简便、简单的三石灶,还有各种家庭用灶等。
    记得生活中常用灶有四种,即家里用的固定灶“龙特”、借鼓风袋助火的最常见的“特布”(土灶)、冬天取暖的“杂拉”(铁炉子),还有远行者在野外搭起的三石灶等等。
    “龙特”是城填家庭中最常用的灶,它灶眼不等,多的四五个,最常见的是三个,中间是大火眼,上方左右两个小火眼。我小时候,家里用的就是这样的灶。
    “龙特”是灶中最“娇气”的一个,它对柴火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只能烧上等的牛粪和易燃的柴火,必须用白玛草引火。 
    比起“龙特”,“比巴”灶是最不讲究燃料的灶。除了燃烧时能嗅出怪味的不洁净的燃料外都可入灶。它的主要燃料是羊粪,它最简便之处在于烧火时不需引火柴,只要一点未燃烬之灰,而后用鼓风袋给风即可燃烧,而且炉火很旺。
    “比巴”是藏族家庭常备的皮制鼓风袋,作用同内地的风箱,这种用鼓风袋助燃的灶通称比巴灶。在西藏传说故事中,用比巴灶的炉膛比喻最残酷的地狱:相传古如曲旺的妈妈是个魔女,她从不念诵六字真言,古如曲旺每天提醒也没用。后来他想了一个好办法,在妈妈常用的织机上、装羊毛的篮子里、灶台上,甚至在家中门楣上都挂上小铃当,并告诉妈妈听到铃声时即诵一次六字真言。妈妈被他说得不耐烦,以后每听到一声铃响,就骂一声孩子再诵一次六字真言。妈妈对佛教的态度,使她来世转生为一只蝎子,而且在一家的“比巴灶”炉膛下受煎熬。

寺庙里的大炉灶
羊皮做的“风箱”
    “比巴”,鼓风袋一般是用山羊皮做的,讲究的人会把羊毛褪掉再做;鼓风袋伸向火中的吹风管是金属的;使用时风袋肚中放有一块圆石以保持平衡,袋口上固定着两根木条,木条两边拴着绳子。用它有一定的技巧:拇指和其他四指抓住袋口,往上打开时袋口张开,往下压时两木条并拢夹住袋口,才能送出风,此时动作要谐调,如果不会用,很容易把火星引入而烧坏风袋。鼓风有助燃的作用,湿柴也好、质量差的柴禾也罢,都不在话下,所以家家都非常在意它。富裕家庭的风袋常更新,穷人家可没有那么雄厚的实力。民间传说中的阿古顿巴看上了老爷家的新风袋,一天,他带着自己的漏风袋到老爷家中说:“老爷,您家的风袋声听起来不吉利。”老爷怒问:“怎么不吉利?”“您听,您的风袋在使用时不停地叫‘修古普依、修古普依’(滚出去之意)。”老爷很诧异:“那怎么才能叫出吉祥的声来?”“您看我的风袋,用起来就唱‘扎西渣拉、扎西渣拉’(吉祥之意)。”老爷被阿古顿巴弄糊涂了,不顾家人反对,遂用自家的好风袋换了阿古顿巴那个破的。
    过去烧火的人总是盘腿坐在灶前用风袋鼓风,时间长了腿脚难受。我的家乡有个叫玛伊啦的人调整了灶台和鼓风袋台、鼓风人的座位高低,解放了鼓风人腿。后来传出了“如今托玛伊啦的福,风袋可以站着鼓”的话。
    能拎着走的铁炉
    如果说前面介绍的两种灶是家用固定的,那么杂拉就是可以带走的,它轻便简易。杂拉灶最初可能是陶制的,现在我们看到的都是铁做的。它是三足铁炉,修长的三条腿撑起一个圆形的炉膛,烧火时,炉膛底部放些易燃的引火荆棘,上面再码上一圈牛粪饼,然后往炉膛里扔进火种就能毫不费力地着起来,炉子四面通风,火势很猛,不时有火星噼噼啪啪四处溅开。冬季,人们围坐在炉火旁,交流着白天的新鲜见闻、讲起古老的故事、对唱“次架”(对歌),好不热闹、欢快。杂拉让人最过瘾的是人人都可以看到火光的跳动,很符合藏族人的生活习性。藏民族把火看成是人的魂灵,看到火光就会坦然,而看不到火就觉得丢了魂,所以至今农牧区的人来到拉萨,既使住的地方再好,也常因看不到火而感到惶惶然。
    杂拉让我最难忘的是藏历新年初一的早上烧“羌古”(一种年饭)的时候。头天晚上,奶奶就在杂拉里装好了荆棘和牛粪,初一的早上,在暖暖的被窝里、在似睡非睡之时,眯着眼睛看着炉膛内燃烧的火焰,喝着奶奶端上来的香喷喷的“羌古”……
    由于杂拉轻便、灵活,所以能出租。有人来投宿时,借给他们炊具、杂拉和薪柴,还可以收取一些租金补贴家用。杂拉的优点是热量大,周围升温快;但它是漏底,小的和未燃尽的燃料不时地从炉底掉下来,如不勤加柴,炉膛不一会儿就空了,太费燃料。所以民间有杂拉和“巴当”(糌粑口袋,用它揉糌粑比较浪费)是魔鬼堆阿穷发明的,而把“比巴灶”里烧火和在木碗里吃糌粑这两种省柴省粮的用具说成是格萨尔发明的。当然,这种说法没有什么根据,但善良的人们愿意以这种方式区别这两个代表正义和邪恶的人物。
[FS:PAGE]

野炊时的三石灶
随地可“捡”到的三石灶
    如果说前面这三种灶炉是家庭中使用的,那么用三块石头垒起的灶就是在野外应急用的。藏族先民在游牧时代,逐水草而居发明了三石灶。在田间、在草地、在林中、在山里,偶尔能看到没有人家却有袅袅炊烟升起,那就是有人在用三石灶。很多年前,在我的家乡日喀则过林卡时,必须带的一样东西就是柴火,每到做饭时,林卡内处处升起炊烟,用的就是这种灶。即使是在今天,生火做饭的条件如此优越,仍有人对野炊情有独钟,人们喜欢的是那种情调,喜欢在野外烧茶,喜欢在水美草肥的地方搭上三石灶,即使路过县城饭馆时也不愿停下来。现在在野外烧茶,不用像过去那样找牛粪,而是点燃汽车喷灯一会儿功夫就把茶烧好了。它虽然没有用三石灶的情趣,但也给喜爱野炊的人同样带来乐趣。曾经有这么一个笑话,有一个常年在基层工作的干部去北京,到天安门广场时,他对属下说:“这个地方这么大,我们在这儿休息,烧茶吃饭,你赶快去找三块石头搭上灶。”这纯粹是个胡编的笑话,但从中不难看出藏族对野炊的热爱。
    立灶和成家
    灶在藏民族几千年的生活中起到了非同一般的作用,自然也形成了许多有关灶的风俗习惯。一个人从家庭中分离出来,另立门户独立生活时, 就称“特祖”,意为另立炉灶,之后择吉日请亲朋好友上门庆贺,这就是“特布羌”,即祝贺另起炉灶;搬进新居时在举行乔迁仪式之前也要举行“特布羌”仪式。如今的年轻人离开父母另起炉灶时,仍保留着这一习俗,不过现在是把哈达挂在煤气灶上。
    民间传统说,富裕的家庭是“炊烟不间断的生活”,在民间故事里,描写穷人的贫苦困境时有个形象的比喻:“从一个鼠洞一样的小房子里,冒出一根马尾丝般的炊烟”;旧政府在摊派差税时,把每个差户说成是“冒烟门户”,把能冒出烟的地方当成是一户人家。
    敬灶神  有禁忌
    每个家庭的灶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藏族人说灶有灶神,也存在龙女,在迎接新年的大扫除过后,每家每户都要在灶上方的墙上用面粉点画标志龙女化身的蝎子,还在灶旁点画象征吉祥的图案和文字以祈求来年得到灶神的保佑,茶食香甜富足;有些大的家庭在砌灶时,把珊瑚等名贵物品镶在灶上,构成“雍仲”等图案,祈求家业昌盛;有些家庭把历史人物或活佛用过的古灶作为圣物代代相传,说这种灶做出来的饭菜香甜可口。据说康马县有一户家庭仍保存有一千多年前禄东赞用过的土灶。
    有些寺庙里为僧人做茶的灶体积很大,据前辈介绍,在砌这种灶时要做聚味法事活动,这样的灶做的食物虽然是粗茶淡饭,但营养味道比得上山珍海味。由于人们深信灶神的存在,所以在灶内不能烧不洁净的燃料,比如骨头、狗猫屎、人粪、毛发等脏物,即使在燃料极为缺乏的年代里,人们也不敢。烤火时不能赤脚或裸露身体,不能跨过灶台。如果触犯了灶神,“龙女”就会让你的脸上或身上长疱作为惩罚。有些家庭的灶神很严厉,如果吃鱼,不能到厨房和正房去做,只能在院子里做院子里吃。不生火时灶口不能空着,尤其是中央灶口上必须坐上锅,空着主灶口视为不吉利。在野外用过三石灶后,必须在余火上撒点糌粑,在灶石上点放糌粑慰劳神灵。有些家庭主妇早上打完酥油茶后,往灶台上倒一点,表示给神灵献上了第一道茶。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藏族人的生活和观念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传统的土灶被铁炉子取代,而后是煤油炉、电炉走进城镇家庭生活,而现在汽化炉成为了灶具的主流。十几年前,当太阳灶落户西藏时,好多人看上了它不用烧柴很经济干净的特点,但又担心这样会劳累了太阳。然而时间和实践让人们体会到了太阳灶的方便实惠,短短十几年时间,太阳灶就成了西藏人不可或缺的灶具之一。如今内地人常用的蜂窝煤也走进了藏族家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