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舟曲藏服中的羌饰因素

作者:许青兰 来源:甘南州信息网 时间:2012-03-30 14:39:00 点击数:

  藏族服饰缤彩纷呈,绚丽夺目,而舟曲藏族服饰作为藏族的一个重要支系则因为历史、自然等因素而呈现出其特有的艺术风彩,与传统意义上的藏族服饰相比有着其独特的地方。因为我是舟曲的藏族,从小耳濡目染,加之我所从事的文化事业工作,为更深入了解藏民族服饰的特点和发展演变过程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通过长期观察我发现,舟曲藏族服饰中有许多羌族服饰文化元素,所以现将两者做一番对比,找出两者的内在联系和各自的特点,希望对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舟曲藏族服饰

一、比较
  
服装的质地和颜色方面。舟曲藏族的服装多以黑色为基调,不管是男装还是女装多是黑色或藏蓝色,显得庄重而又不失美观。材料一般都是粗白麻布或粗黑布为主,因为现在很少有人在种植麻,所以几乎见不到穿白麻布衣服的,大多都是用买的棉黑布制作藏服。而羌族服装的质地是以白色的麻布为主,兼有穿黑色或者深蓝色的棉布服的。
  穿着方面。舟曲藏族度妇女常用长达三尺的黑布缠头。缠头,即以布帕缠绕头顶,虽然因地域的不同缠头的方法不一样,但是一般情况下只要姑娘成年后,都用黑布缠头(一些地区的未成年的女孩则用市面上买的彩帕包头),现在男子一般不缠头,却有戴狐皮帽或礼帽等。羌族也有缠头的习俗,羌族缠头之俗在乾隆年间《职贡图》就已经出现,为羌族古俗,一般用黑布或蓝布缠头,有些地区的羌族妇女也有头顶瓦状的青布一叠,然后以两根发辫缠绕其上作髻,在舟曲博峪一代的藏族妇女也戴类似于这样的包头,不过博峪藏族妇女梳的是细小的碎辫子,头顶的黑布包头是用两支宽的彩色织锦带固定住的。而羌族男子的缠头,但显然是受四川汉区的影响。
  服装样式方面。羌族男女皆穿右斜领长袍,左右开衩至腿处,形似旗袍,下穿长裤。男袍长过膝盖,女袍至脚背处。妇女衣服绣有鲜艳的花边,领上镶有一排梅花图案银饰。早期男子穿褐衣或布袍,长至膝。现在羌族男子多穿自织麻布长衫,长过膝盖,多为白色或蓝色。羌族男女服装都在长衫外套一件羊皮马甲,俗称“皮褂褂”,晴天毛向内,雨天毛向外以防雨,现在一般都是穿布制的绣有花纹的马甲。妇女与男子衣服不同的地方是领边、袖口、腰带和鞋子上常挑有圆圈纹、三角纹等几何花纹图案,衣领上镶有一排小颗颗梅花形图案银饰。羌族男女皆束腰带,打绑腿,绑腿用羊毛织成,目的是御寒。
  舟曲藏族的男子装束与羌族服饰基本上是一致的,也是在长袍上套一件绣花马甲,只不过现在舟曲的藏族男子除了在节日或喜庆的时候穿这种传统服装外,平时很少穿。也有穿用羊皮制成马甲的,只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才穿这种衣服,据说这种羊皮马甲很保暖,而且能挡雨。女子的服饰差别相对较大,一般是内穿由彩布或珊瑚装饰的肚兜,外穿无领对襟黑、红色长袍,平时穿的长袍长至膝盖处,但是在节庆时穿的盛装则长至脚面,外面也套一件彩色马甲。尽管藏羌女子服装在形制上有些不同,但还是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比如在袖口等处镶有各种彩色的锦缎或刺绣,腰系编制的带子,并且是把带子的流苏垂于腰后,这一特点也是与羌族妇女的装束一样的,还有就是在衣服的最外面套花边马甲。舟曲藏族以前也有扎绑腿的习惯,不过现在很少有人扎绑腿,只有到深山密林去砍柴时才扎绑腿。听父辈们说他们很小的时候就扎绑腿,因为是住在山区且靠近森林,缠绑腿一方面可以防止裤子被荆棘刮破,上山劳作时腿不会很累,另一方面也有保暖防潮,以及防治虫蛇叮咬的作用。现在在舟曲,也就只有博峪地区的藏族还保留着缠绑腿的习俗,其他地方都受汉族影响穿长裤,这也与现在舟曲森林面积缩小,而博峪地区森林保护较好、气候阴湿等因素有关。
  羌族男女还穿一种叫“云云鞋”的自制绣花布鞋,鞋尖微翘,状似小船,鞋帮上绣有彩色云卷图案,十分别致。男子鞋背面的脚尖部有的还结一个红樱,鞋后跟用五彩线绣着非常讲究的刺绣,鞋面有的有帮、有的无帮,在布面上绣满极富浪漫色彩的游云,无帮的用黑线或白线搓成线耳缝扎而成。舟曲藏族也有穿自制的布鞋,但是与之不同,形制与牧区藏族穿的隆鼻鞋相近,但比隆鼻鞋的鞋帮底,而且装饰性的花纹较少,这种鞋在舟曲现在也不容易见到,只有在节庆上跳“罗罗舞”(舟曲藏族一种传统的舞蹈)时才穿。还有一种叫“洼鞋”的自制的鞋,是用皮或麻制成,形似雨鞋,现在也很少见到,现在都穿布鞋或球鞋等。
  装饰方面。羌族男子一般腰系吊刀、皮制钱兜、火镰或银质烟盒,手戴戒指,但总体上来说装饰物较少。羌族女子喜戴特大的银质耳环和圈子,其它还有银质的簪子、戒指、手镯和牌等饰物,有些还在发辫上的戴珊瑚装饰品,妇女腰上佩银质针线盒一个。舟曲藏族男子服饰的装饰基本相似,也戴佩刀、火镰等小物件,手指上也戴戒指,有的也戴耳环,但只戴在左耳上,装饰品也不是很多。女子的装饰品就相对多一些,除了戒指、手镯、耳环外,舟曲藏族妇女喜欢在胸前佩戴一种直径一尺大小、有珐琅彩饰的圆形八宝银盘,同有戴簪子的习惯,有些妇女还会用银质佛盒、珊瑚珠或古代的方孔铜钱等做装饰,这些是羌族所没有的,却与白马藏族有些相似。还有一点特别的地方,就是舟曲藏族妇女常会在右侧衣领处挂一支用竹子制成的口弦琴,在闲暇或与情人约会时弹奏,这是在其它藏区见不到的。而包括羌族在内的西南好些少数民族妇女却有这样的乐器,可以看得出这显然是受西南少数民族(羌族)的影响。
  由于舟曲藏族的服饰与羌族服饰的相似处如此之多(还有其他诸如生活习惯、饮食、娱乐等方面的相同点,这里不作介绍),以至于在新中国成立不久的民族识别工作中,有很多人提出舟曲的原住民是羌族的观点,后来有专家从宗教信仰、语言等多方面因素考察后才认定舟曲的原住民是藏族。[FS:PAGE]


舟曲藏族服饰

二、分析
  
舟曲藏族与羌族在服饰上有如此多相同的地方,我简要地作了一下分析,原因如下:
  一是舟曲属于传统的农业区,而且是高山农业,而现代羌族也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也居住在高山峻岭之间(古代羌族居住在甘青一带从事牧业生产,到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南迁),所以相同的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要求人民的服装材料主要以农业产品为主,即棉麻织物,不同于其他藏族尤其是牧区的藏族穿的皮制品服装:
  二是舟曲从先秦时起就有白马、氐羌等少数民族长期居住 ,而且在《舟曲县志》中记载,舟曲藏族的主要来源是氐羌民族。(氐、羌是中国古老的民族,在我国民族关系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常常是氐羌连称、同时出现,史学家认为氐和羌最早可能是同源异流的两个民族,最早可能是同一个民族)。现在看来,在地域上舟曲与现代羌族居住地距离较近(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相联),和氐族的后裔---白马藏族在地域上相连(白马藏族主要分布于甘肃的文县,以及四川的九寨沟县等地),所以从历史根源上讲,舟曲藏族与氐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是在唐代以后,虽然舟曲先后被吐蕃、角斯啰等长期占领,当时驻扎下来的吐蕃军队及其部族,都融合到当地的氐羌民族中,而且从语言、文化、宗教信仰、心理等很多方面都深深地影响到当地的氐羌民族,但是在服饰等其他方面还是或多或少的保留了原来的东西,形成了具有浓郁古羌遗风的藏族,而这些习俗至今还沿袭并保留着。
  四是舟曲自古就是民族交接杂居的边缘地带,民族间的相互同化是同时进行的,因则必然会出现文化上的遗迹,有的地方彻底的同化而变成典型的藏族,如舟曲的邻县迭部县的上迭部分就属于纯粹的安多地区,而在历史上这一带也有羌人活动频繁的地区。有的地方则同而不化,就如同舟曲,依然留下了古老氐羌民族的文化的斑点。

三、结语
  
服饰是一个民族展现给世人最直观的一面,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舟曲藏族的服饰也是如此,舟曲藏族的服饰就反映舟曲藏族的历史发展与变迁,服饰中有很多羌族服饰因素的这一特点也体现了民族间的交往、融合,对于研究古代藏族与羌氐民族的交往与相互的影响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这还体现在舟曲藏族的语言、宗教、风俗等各个方面。但是近几十年里,舟曲的很多传统文化都面临失传的危险,由于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走出家乡,到城市里求学、工作、打工等,除了留守在家中的老人、妇女和儿童等人员外,大多数走出大山的人已经很少再穿舟曲藏族的传统服装,尤其是到了我们这一辈的,从小就接受外来的教育,对于本民族的文化了解得更是少之又少,如果在某个场合穿藏服的话,没有父母辈的人在旁边帮忙,很难把藏服穿好、穿对。所以我希望通地对舟曲藏族服饰的介绍,以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让人们认识舟曲、关注舟曲,并且参与保护舟曲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来,一起努力将舟曲的传统文化能更好的传承、保留下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