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演变:藏地面具
面具的产生与藏民族的生产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最早的面具,其实来源于民间歌舞表演。松赞干布时期面具艺术开始正式登上藏族文化的舞台,在藏王赤松德赞时期,面具艺术则开始了它的蓬勃发展之路。
从“绘面”开始的历史传承
要真正论起藏族面具的起源,就要从古代藏民族“绘面”的习俗说起。“红脸是藏族的最本质特征”,这在很多文献中都有记载。在历史上也有“以赭涂面为好”的记载。传说古代战士在作战时,会用动物的血等来染红自己的脸,既能吓退敌人,也能鼓舞士气。而这种涂面的方式,就是面具艺术没有形成之初的一种形式。
后来,在新石器时代,高原藏族出现了绘面现象,以此来美化装饰自己。从卡若文化遗址、马家窑、半山、马丫等文化类型中都能够明显地看到这种现象。据《隋书》记载,位于吐蕃东部的东女国(在今昌都一带)“其俗贵妇人,轻丈夫,而性不妒忌。男女皆以彩色涂面,一日之中,或数度变改之”。这个记录说明了在当时的社会中,绘面已经成为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一种习俗。
文成公主进藏后,对这种习俗并不习惯,所以绘面这种习俗便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在藏族民间歌舞中慢慢发展起来的面具艺术。远古的藏族同胞们通过鲜艳的色彩和夸张古朴的绘画,把自己对习俗的崇敬和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寄托在那一方小小的面具之上,于是便发展出了独特的藏式面具艺术。
以皮毛开始的面具历史
那么,最初的面具是什么样的呢?实际上,这个问题在现今看来已经没有具体的答案了。我们只能从古籍和考古发现中去寻找历史上面具最初产生的形貌。
面具的产生与藏民族的生产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从远古时期开始,藏民族便以狩猎、放牧为生。在广袤的青藏高原上,严酷的生存环境使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藏民族生活中所遇到的马、牛、羊、虎、狮等动物必然对他们认识这个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反映在他们的文化与习俗当中。
所以,藏民族极善于将动物的骨骼皮毛等物进行利用,无论是信仰还是生活,亦或是民族习俗,动物在藏民族的生产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当藏族的先民们以动物皮毛做为身体的保护物和装饰物时,我们似乎就可以理解早期的面具是以动物毛皮制作而成的这样一个事实了。
从史书上可以查到,早在公元7世纪上半叶(公元779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执政时期,吐蕃王朝在制定了文字和法律后,举行盛大庆典仪式时,表演者就已经开始戴上了面具,装扮狮、虎、牛、豹等进行舞蹈表演。这也是面具形成的确切记载。
从民间发展起来的面具艺术
最早的面具,其实来源于民间歌舞表演。如果说在松赞干布时期面具艺术开始正式登上藏族文化的舞台的话,那么在藏王赤松德赞时期,面具艺术则开始了它绵延千年的蓬勃发展之路。
在赤松德赞时期,吐蕃王朝的宗教文化得以迅猛发展。宗教的发展吸收了大量民间文艺的营养,这就使面具艺术渐渐进入了宗教艺术的文化中。以公元779年桑耶寺主殿落成的历史为例,据《贤者喜宴》记载,当年桑耶寺主殿落成的开光仪式,是由藏王赤松德赞、寂护和莲花生大师三人亲自主持的。在开光喜宴上,赤松德赞坐于金座之上,所有男女少年都盛装打扮,手执牛尾,击鼓歌唱。他们戴着面具,扮成幼狮舞蹈。这说明发源于民间的面具艺术开始发展到了宗教艺术里。
当然,面具艺术不仅仅在向着宗教艺术领域发展,在民间歌舞艺术领域也有所建树。西藏山南地区和拉萨等地区流传着一种民间戏曲,即白面具藏戏,便是赤松德赞时期面具对藏族民间歌舞艺术领域的一种进化。而这种白面具藏戏,也是藏族戏曲剧种的母体剧种。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藏族的面具艺术开始了不同类型的分化与发展。面具艺术成为藏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并渐渐形成了今天的宗教面具、藏戏面具和歌舞面具这三大类面具的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