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共享共庆的春节,共谱团结的赞歌

作者:才让本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25-02-19 09:53:06 点击数:
  夜色美好,灯火璀璨。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在海南州各城镇街头、乡村农家,一盏盏花灯点亮节日的喜悦,烟花齐放、划过天际,让普天同庆的欢乐带上了九霄。
  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看花灯、赏烟花、品歌舞……这是海南州各族群众在元宵佳节这天的“标配”。
  从日月山的这头到鄂拉山的那头,从切吉草原再到黄河两岸,2025年春节,45万海南人共庆话幸福,道不尽党的恩情、过往的收获与未来的希望。
  时间倒回到2024年。这一年,海南州委州政府带领各族干部群众以看齐追随的政治自觉、深学细悟的思想自觉、实干担当的行动自觉,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海南实践迈出了新的坚实步伐。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海南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9%,位居全省第一;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三产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高于全省水平,海南州经济发展取得了近五年来最好成绩;
  海南州清洁能源装机规模达4916万千瓦,提前一年实现了“十四五”期间建成“三个千万千瓦级”的目标任务;
  海南藏族自治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创建总体情况和工作推进在全国11个示范区活跃度评价中获得“双第一”,建设模式、实践经验在联合国第二十届世界城市论坛大会上交流分享;
  生态质量持续向好,生态观光、高原康养、冰雪旅游成为新热点,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提档升级,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州市场经营主体达到40179户,财政资金用于民生支出达到120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0%;
  这些数据,是海南州2024年向省委省政府交出的发展答卷,也是44万海南各族干部群众奋力拼搏的结果,值得我们每一个在海南这片热土上奋斗过的人骄傲与自豪。
  “不出十五都是年”。对所有海南人而言,春节是一年奔波与忙碌换来的喜悦与安宁,是新的一年的奔向与渴望,而“非遗版春节”无疑是一份特殊的“新春贺礼”,让春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成为占比达到77.78%的海南州各少数民族,乃至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诚然,无论是那一个民族多元的背景,无论风俗习惯各有千秋,都是源于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2025年“文化过大年 非遗品海南”巡游和展演体现了海南州树牢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促使各民族以各种方式相聚,共叙亲情,乐享天伦。
  “深入挖掘、传承和弘扬文化,让活态乡土文化得以传承。”民族文化和非遗版春节,让海南州民族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不断延续发展,火爆全网的鲁沙尔高跷、英歌舞等其他地区非遗代表性项目,则生动地诠释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
  从这场声势浩大、形式多样的共度新春佳节活动中,从所有人的欢笑声和赞美声,以及网友的点赞中,我们不难看出,不管是传统佳节之际,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各民族都期盼常来常往、越走越亲。
  元宵已过,春节的烟火已渐行渐远, 但前行的决心愈发坚定。在贵德拉西瓦镇,“一犁春耕 万物生辉”传统春耕文化节活动即将拉开序幕,作为黄河谷地的贵德县,在青海地区开展春耕备播较早。
  每年2月20日(农历正月廿三)左右,拉西瓦镇地区的村民就会翻起沉睡一冬的土地,预示着贵德地区春耕备播生产工作正式开启,为新一年的丰收播下希望的种子。
  春耕备播在即,海南州千名干部下乡也紧随其后。下乡干部将党的各项惠民政策传遍村社巷道,着力把“文件语”变成“家常话”,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让群众听得懂、用得上,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聚合力、添动能。
  2月13日(正月十六),走进共和县雪峰牦牛乳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进行牛奶装瓶、压膜、包装等工作,大家分工协作,紧张忙碌地赶制订单;
  在兴海县诺金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房内,一颗颗饱满的菜籽经过压榨、过滤、澄清、灌装等多道工序后,金灿灿的菜籽油从出油口缓缓流出,作坊内弥漫着浓郁醇厚的油香。
  同样火热的场景在海南州各地随处可见,各企业(单位)复工复产工作有序推进,部分规模企业还实现了满负荷运转,为冲刺首季“开门红”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年共庆“文化非遗版”中国年是海南州各民族同根同源的最佳印证。70多年来,海南州各族儿女因团结协作、艰苦奋斗,从而结出的春华秋实、累累硕果。
  在此,我们一起许下心愿:海南州高质量发展越走越宽广,各民族同心同行,共创福祉,共促团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