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卜楞藏族传统节庆--娘乃节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时间:2008-10-15 09:12:29
点击数:
“娘乃”为守饥行,禁食斋,是一种以禁食苦行的斋戒仪规,是佛教徒学佛祖在世时每日只进午斋的德行。“娘乃节”也叫“四月会”,藏历四月氏宿出现,又名氏宿月。相传,佛祖释迎牟尼于农历四月十五日隆生、成道、圆寂。举行“娘乃节”是为纪念佛祖。这天念一遍六字真言,抵平日念三亿遍,行蓄积德也是如此。
抓娘乃的程序是:离娘乃时间还有七天时起就忌吃蒜、韭菜、萝卜等气味浓烈的食物。斋戒前一天不吃早饭,待中午以素食饱餐一顿,晚上只饮茶而进食。至当夜一觉醒来时起就不说话、不进饮食。只许默诵经文或六字真言,直到第三大,也就是十六日早晨喝“脱尔头”,意即“早斋”,掺牛奶的面糊,而后清水净口,这时才开口说话,也可进其他食物。至此一场娘乃结束。
从农历4月14日凌晨起,每个村庄的群众都聚集在村公房(嘛呢房),倾听高僧活佛的祈愿词,听完后集体念诵六字真言。中午,每个村庄都吃斋饭,斋饭是集体出资的,有奶茶、馒头、酸奶、该麻米饭。每家一般可得三份斋饭。一份是给家中闭斋的人,一份是孩子们的,一份是属于全家的。吃了斋饭,男女老少到寺院去转经轮。按拉卜楞地区的习惯,拉卜楞寺院周围十三庄的藏族妇女,几天前就把头发梳妆成许多小发辫,等到4月14日,穿上盛装,佩带球拍、珊瑚、玛璃等饰物制成的项链再去绕寺转经轮。农历4月15日,不闭斋的人,大都到寺院去转经轮,念真言。闭斋的人,在这一天不能进水进食,有独自转经轮的,有到僻静处去静坐的,大都等太阳落山后才回家。十六日晨开斋。
抓娘乃并非只限于娘乃节,随时都可以抓之。虔诚的佛教徒每逢初一、初八、十五、三十日都抓之。孝顺的子女每逢父母亡期抓之,办丧事人家,在亡人的七七期内连续抓之。
拉卜楞地区一年中有两次娘乃节,即农历4月15和9月22日(另一吉日)。
娘乃起初是一种地地道道的佛事活动,而现在演变为一种带宗教色彩的民族节日。抓娘乃的青年妇女,趁此机穿红戴绿,打扮一番。不抓娘乃的青年男子和儿童们则趁机吃喝玩耍一番。总之,此时一村人欢聚一堂,也很热闹。
抓娘乃的程序是:离娘乃时间还有七天时起就忌吃蒜、韭菜、萝卜等气味浓烈的食物。斋戒前一天不吃早饭,待中午以素食饱餐一顿,晚上只饮茶而进食。至当夜一觉醒来时起就不说话、不进饮食。只许默诵经文或六字真言,直到第三大,也就是十六日早晨喝“脱尔头”,意即“早斋”,掺牛奶的面糊,而后清水净口,这时才开口说话,也可进其他食物。至此一场娘乃结束。
从农历4月14日凌晨起,每个村庄的群众都聚集在村公房(嘛呢房),倾听高僧活佛的祈愿词,听完后集体念诵六字真言。中午,每个村庄都吃斋饭,斋饭是集体出资的,有奶茶、馒头、酸奶、该麻米饭。每家一般可得三份斋饭。一份是给家中闭斋的人,一份是孩子们的,一份是属于全家的。吃了斋饭,男女老少到寺院去转经轮。按拉卜楞地区的习惯,拉卜楞寺院周围十三庄的藏族妇女,几天前就把头发梳妆成许多小发辫,等到4月14日,穿上盛装,佩带球拍、珊瑚、玛璃等饰物制成的项链再去绕寺转经轮。农历4月15日,不闭斋的人,大都到寺院去转经轮,念真言。闭斋的人,在这一天不能进水进食,有独自转经轮的,有到僻静处去静坐的,大都等太阳落山后才回家。十六日晨开斋。
抓娘乃并非只限于娘乃节,随时都可以抓之。虔诚的佛教徒每逢初一、初八、十五、三十日都抓之。孝顺的子女每逢父母亡期抓之,办丧事人家,在亡人的七七期内连续抓之。
拉卜楞地区一年中有两次娘乃节,即农历4月15和9月22日(另一吉日)。
娘乃起初是一种地地道道的佛事活动,而现在演变为一种带宗教色彩的民族节日。抓娘乃的青年妇女,趁此机穿红戴绿,打扮一番。不抓娘乃的青年男子和儿童们则趁机吃喝玩耍一番。总之,此时一村人欢聚一堂,也很热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