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原子城” 走进西海寄校
作者:旦正太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09-05-27 10:57:32
点击数:
2009年5月19日夜幕降临,我和同事一行20人走进了海北州神秘的“中国原子城”。315国道虽然横穿金银滩草原,但是我一直没有机会去游览这个神秘面纱被揭开多年而已经成为海北州府的藏区重镇。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西海镇,原称“国营二二一厂”,它是于1958年建设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实验和生产基地,这里先后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原子城地下指挥中心是一个以通信支撑和保障为基础的地下掩体,距地表下9.3米处,用纯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在核武器研制期间,这个地下指挥中心承担着整个基地最重要的通信联络保障和指挥职能。
1995年,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已全面退役。由此,这个秘而不宣的地方“化剑为犁”,一步步揭开其神秘的面纱,向世人展开了其真实的面容。2005年,退役后的原子城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我和我的同事们赴西海镇的主要目的不是去旅游而是到西海民族寄校参观取经,是带着任务去的。
20日,星期三早晨7点的时候,我已经行走在西海镇的布达拉广场。因为是第一次来而且还有任务,所以,我叫了一辆“摩的”到主要的街道转了一下,感受一下清晨空气中的西海镇。西海镇的建设布局与其它城市比较,有独到的风格,可以说,大街小巷四通八达,城市很干净。因为是清晨,街道上的行人比较少,身着工作服的清洁工,正在紧张而有序地地清扫着路面、街道和公共场所。以下是我在匆忙中拍摄的图片,可以窥视西海镇的全貌。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西海镇,原称“国营二二一厂”,它是于1958年建设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实验和生产基地,这里先后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原子城地下指挥中心是一个以通信支撑和保障为基础的地下掩体,距地表下9.3米处,用纯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在核武器研制期间,这个地下指挥中心承担着整个基地最重要的通信联络保障和指挥职能。
1995年,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已全面退役。由此,这个秘而不宣的地方“化剑为犁”,一步步揭开其神秘的面纱,向世人展开了其真实的面容。2005年,退役后的原子城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我和我的同事们赴西海镇的主要目的不是去旅游而是到西海民族寄校参观取经,是带着任务去的。
20日,星期三早晨7点的时候,我已经行走在西海镇的布达拉广场。因为是第一次来而且还有任务,所以,我叫了一辆“摩的”到主要的街道转了一下,感受一下清晨空气中的西海镇。西海镇的建设布局与其它城市比较,有独到的风格,可以说,大街小巷四通八达,城市很干净。因为是清晨,街道上的行人比较少,身着工作服的清洁工,正在紧张而有序地地清扫着路面、街道和公共场所。以下是我在匆忙中拍摄的图片,可以窥视西海镇的全貌。

西海镇最具民族特色的广场

西海镇原子城的标志建筑物

穿着藏装的学生

西海寄校的校长切军尖措陪同天峻县民族小学校长万玛措(中)参观校园文化建设。

在参观学生公寓

干净舒适的女生公寓

锅庄成为校园健身操

西海寄校的荣誉档案

经验交流会

作家班自费出版发行的报纸。《火花》深受师生的喜欢,投稿作者遍及全藏区。

作家班的黑板报

该校在教学改革中大胆创新,设立了作家班、民俗文化班。
作家班的全体学生用母语写文章。
民俗文化班除了正常的上课外,还要每周诵读藏文经卷,还要制作藏族唐卡。
书柜里藏文经卷专门为学生配置,意在培养民族责任感。

团结务实的学校领导班子
上午九时,我们一行20人到达西海民族寄校,受到学校领导的热忱接待。这是组织教师外赴参观学习在我校已经是第三次了,学校领导认识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首先提高教师的思想理念,培养教师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思想是至关重要。因此,我和我的同事们在西海寄校领导的安排部署下,对该校进行了四个小时的参观和学习。
西海寄校是青海省标准化学校、青海省省级卫生学校、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先进集体、海北州文明单位和海北州“校容校貌”建设先进学校。在经验交流会上,该校党支部书记多杰、校长切军尖措分别介绍了学校建校历史和学校管理改革进程。该校20个教学班,934名学生,教职工95人,教师学历大专以上。
西海寄校带给的启示:
1、团结的领导班子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从该校党支部书记多杰的建校历史汇报中得知:西海寄校在全省范围内最早实行校长年薪制,该校校长切军尖措在全省范围内选拔出来的优秀校长。切军尖措校长认为:领导必须具有顾全大局的思想意识,必须紧密团结在教职工身边,一切工作必须服从于本校的利益,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不做假动作。一切为了学生,为了藏族教育,为了藏族的下一代,学校领导必须具有民族观念,民族意识和民族责任心。
2、人性化管理犹如苍鹰的一双翅膀,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学校领导必须具有关心和照顾教职工身心健康的思想意识,把教职工的后顾之忧解决好,消除教职工思想上的忧虑,让教职工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3、重视传统文化。针对藏族传统文化面临濒危的形式,学校从藏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让学生在假期里从爷爷奶奶口中学习民间故事,每个学生不得少于搜集5个故事。回到学校后,在老师的帮助下,把自己搜集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有规划有目标有组织地举办传统文化活动,进一步拓展传统文化领域。
4、确定办学方向。学校教育方向在不违背国家教育方针的前提下,必须确定办学方向。学校不仅教给学生文字,还有语言,最重要的还是教给民族忧患意识,为拯救民族文化而学习,为振兴民族文化而学习。总之一句话:培养合格的藏族文化人才,培养藏族的教授、博士和藏族的科学家。
5、西海寄校的骨干教师每个人都肩负一个责任。例如:兴趣小组的美术在教师的带领下,让学生发挥自身的能力,创作具有民族特色的原创作品,几年连续不断的坚持,学生的原创作品深受专业人员的青睐。文艺活动在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挖掘潜能,多出精品。2009年藏历新年少儿文艺晚会就是该校打造的精品藏族文化。其外,还有摔跤队、射箭队、篮球队、教师乐队,学生乐队和学生合唱队。笔者以为:像西海寄校这样的学校才可以称为完整的学校,他们的挂牌上岗就是一种积极上进的精神面貌,他们的教师队伍的崭新面貌在青海藏区少见的。如果你们不相信,亲自到西海寄校看看,领略一下该校的风范。
西海寄校是青海省标准化学校、青海省省级卫生学校、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先进集体、海北州文明单位和海北州“校容校貌”建设先进学校。在经验交流会上,该校党支部书记多杰、校长切军尖措分别介绍了学校建校历史和学校管理改革进程。该校20个教学班,934名学生,教职工95人,教师学历大专以上。
西海寄校带给的启示:
1、团结的领导班子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从该校党支部书记多杰的建校历史汇报中得知:西海寄校在全省范围内最早实行校长年薪制,该校校长切军尖措在全省范围内选拔出来的优秀校长。切军尖措校长认为:领导必须具有顾全大局的思想意识,必须紧密团结在教职工身边,一切工作必须服从于本校的利益,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不做假动作。一切为了学生,为了藏族教育,为了藏族的下一代,学校领导必须具有民族观念,民族意识和民族责任心。
2、人性化管理犹如苍鹰的一双翅膀,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学校领导必须具有关心和照顾教职工身心健康的思想意识,把教职工的后顾之忧解决好,消除教职工思想上的忧虑,让教职工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3、重视传统文化。针对藏族传统文化面临濒危的形式,学校从藏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让学生在假期里从爷爷奶奶口中学习民间故事,每个学生不得少于搜集5个故事。回到学校后,在老师的帮助下,把自己搜集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有规划有目标有组织地举办传统文化活动,进一步拓展传统文化领域。
4、确定办学方向。学校教育方向在不违背国家教育方针的前提下,必须确定办学方向。学校不仅教给学生文字,还有语言,最重要的还是教给民族忧患意识,为拯救民族文化而学习,为振兴民族文化而学习。总之一句话:培养合格的藏族文化人才,培养藏族的教授、博士和藏族的科学家。
5、西海寄校的骨干教师每个人都肩负一个责任。例如:兴趣小组的美术在教师的带领下,让学生发挥自身的能力,创作具有民族特色的原创作品,几年连续不断的坚持,学生的原创作品深受专业人员的青睐。文艺活动在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挖掘潜能,多出精品。2009年藏历新年少儿文艺晚会就是该校打造的精品藏族文化。其外,还有摔跤队、射箭队、篮球队、教师乐队,学生乐队和学生合唱队。笔者以为:像西海寄校这样的学校才可以称为完整的学校,他们的挂牌上岗就是一种积极上进的精神面貌,他们的教师队伍的崭新面貌在青海藏区少见的。如果你们不相信,亲自到西海寄校看看,领略一下该校的风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