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海南州城乡统筹规模办学纪实(下)

作者:古岳 来源:青海日报 时间:2009-10-27 10:55:29 点击数:
2008年5月,一场牵动人心的教育大变革,在海南这片广袤的草原上开始了。从那一刻起,就注定要载入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史册。
    大调整:前所未有的教育大变革
    从2007年11月开始,海南州委、州政府、各县县委、县政府及州县教育局的领导和广大干部几乎都主动取消了节假日的休息。为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为给孩子们建造一所好学校,节假日他们都在学校的工地上奔忙。
    尤其是,从2008年3月整体实施方案开始制定,到5月份一期建设项目陆续开工之后,他们几乎每天晚上都在加班加点,有很多人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忙到凌晨两三点才回家休息。各项建设工程进入紧张施工阶段后,各县几大班子和教育局领导都住到学校工地上的工棚里,现场协调解决随时出现的问题。甚至很多原本与教育无关的部门也参与其中,为教育事业献上了一片爱心。林业部门送来苗木为学校搞绿化,交通部门帮助学校修筑校园道路,卫生部门则负责建设校园卫生保健室……供电、水务、广播电视、通信等几乎所有的部门都为这次教育布局大调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全州上下每一个参与这项工程的人都以全部的热情和自觉性投身其中,尽心尽力,无怨无悔。各族群众对此项工程的关心之切和支持之深,更是到了甘愿倾其所有的程度。但凡学校工地或校园里有什么事用得着他们,他们总会及时地出现在那里。很多学校要撤并,很多学校要扩建,总是在搬运东西,事先也没人通知,但是,一到干活的时候,居住在学校周围的乡亲们总会出现在学校里,争着抢着干最重、最苦、最累的活。
    去年夏末的雨水特别多,很多工程的工期都有所延误。为了不耽误整个系统工程的进展,入秋之后,海南各学校的建设工地上几乎都在通宵达旦地施工作业。一些施工企业的人在工程完工时说,他们不但没有挣到钱,还贴了钱,但是,为了孩子们的教育,他们愿意。在整个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他们挥汗如雨的情景感动了到过现场的每一个人,而海南人不惜一切代价为教育的精神也感动了他们。有的建筑企业负责人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他们一辈子可能会建造很多的高楼大厦,但他们不会忘记他们曾给海南建造的那些学校,那是他们一生中最引以自豪和骄傲的建筑。那是他们献给海南未来的一份精美礼物。
    海南州教育局局长公保说,这两年里,他干的活好像比他前20年所干的活加起来还要多。各县教育局的同志们告诉记者,在他们的记忆里,教育局的人从来没有上夜班的经历,即使有也是偶尔发生的事。但是,这一两年里,他们几乎每天晚上都在加班,每个办公室的灯光都要亮到凌晨两三点以后。很多人看到了那灯光,就诙谐地问教育的人:你们教育局什么时候改成了“夜班局”?能听得出,那声音里已经有一份深深的感动。
    这是海南经过大调整,实行集中规模办学之后的一组数字——
    全州只保留了36所小学——在一些特殊地方附设16个教学点,而所设1045个教学班的51319名小学生中,有32873名小学生将住校完成他们的学业。
    九年一贯制学校则只保留了5所,目前设置的班级只有241个,而在校学生已经达到了11883名的规模,住校就读的学生超过了7440名。
    初级中学只保留了8所,有35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则达到了17680名,却有13042名学生住校就读。
    高中学校就更少了,全州高中只设了4所,共194个教学班上的9478名学生都实现了高中教育由州上直管统筹和全州范围的统考统招,住校学生近8000名。
    校均学生规模由原先的173名增加到1360名,增加7倍。
    中小学教师缺编人数从调整之前的1058名下降到66人,从严重缺编变成了基本满足需求。
    这次大调整的一个最显著的标志是,所有保留扩建和新建的学校都修建了一大片漂亮的新校舍。全州共新建独立楼体工程68座,其中建筑面积超过3500平方米的就有14座,有两座教学楼的建筑面积超过8000平方米。全州新建校舍建筑面积接近26万平方米,建设投资超过3.6亿元。
    而2008年海南全州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却只有2.12亿元。这次中小学布局结构大调整的投入是2007年全州财政收入的1.5倍。海南各县财政自筹投入教育的资金也都超过千万元。
    8月底,我们到贵德县民族寄宿制学校采访。
    这是全省目前已建成的最大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新学期来临之前,它刚刚建好。全校原计划招收的3257名学生均来自河东、河西、常牧和拉西瓦4个乡镇46所已撤并的小学,其中3054名学生要住校就读,在完全封闭的状态下完成他们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
    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原来的学校虽然还将继续存在,但已不再是小学了,除了个别学校作为一个教学点仍保留了1—3年级学生的教学任务外,其余学校都将变成担负学前教育的幼儿园,全面普及农村牧区学前教育——海南无疑将成为青海农村牧区第一个全面普及学前教育的地方。
    这些孩子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如果不是因为上学,他们还没到离开父母的年龄,他们都还很小,在离开父母和留下童年欢笑的那片山野和土地之后,他们会非常地想念,他们得时常回家,感受家的温暖。但是,很多孩子的家又是那样的遥远,如果每星期都让他们回去一次,那对他们和接送他们的家长来说,又会成为一个沉重的负担。学校想到了这一点,就决定为他们设置一种新的放假制度,每半个月或者一个月放一次假,并与交通部门协商,定期开通专线,接送这些孩子。
    这所学校占地面积106.4亩,总投资4325万多元,建筑面积24971.48平方米,共有10个单体建筑物,内设66个教室,6个实验室,28个办公室,3个图书阅览室,4个多媒体教室、1个会议室,296个学生宿舍,10个操作间,2个餐厅,50个教工宿舍。除此之外,还有校园电视系统、校园广播系统、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校园电话网络系统和运动场、校园绿化工程等配套设施建设。
    6月底,我们在这里采访时,主要的建设工程都已完工。只有学生宿舍还在加紧设置床位,校园也在做最后的平整,校园内道路开始修筑。
    8月27日,贵德两所重点新扩建学校——河东寄宿制学校和县民族寄宿制学校提前开学报名。两所学校原计划的总招生规模是5557名,这是贵德县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办学规模。可是,从已经报名的情况看,这两所学校的实际招收的学生人数将接近或超过6000名。学校在教学、管理以及后勤保障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和考验也是前所未有的。
    开学报名的第一天,县民族寄宿制学校初中三个年级的实际报到人数就接近1200名,29日接受报名的小学4—6年级学生一个上午报到的人数也超过了1500名。31日是小学1—3年级的学生报到的日子,保守预计的学生人数也会超过600名。除了本县的学生之外,还有不少学生来自海南其他各县和化隆、尖扎以及玉树、果洛等地。为此,学校已经增加了300张床铺供学生寄宿学习。
    为了让学生和教师都适应全新的教学环境和秩序,新学期的报名时间从以往的一天延长了四天。每一天的报名结束之后,空出一整天来对前一天的情况进行认真地总结,根据新出现的问题,对后一天的报名方案及时做出调整。
    8月29日,开学第三天,两所学校的校园里仍有很多学生家长领着孩子报名。正在铺设的操场塑胶跑道边上,我们和人群里一个很壮实的中年男子搭话,想听听他的感受。他叫本科,是一名来自拉西瓦镇多拉村的村民。他很自豪地告诉我们,前天,他已经送一个儿子来报了名,已经读到初中二年级。今天,他送来的是小女儿,上六年级。“这里住的和吃的比在自己家里还要好很多,呼都好,太满意了”!
    一个地方能有一所这样的学校就是一个骄傲,然而,海南却不止一所。在短短的一两年时间内,海南州的教育面貌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次史无前例的海南教育布局大改革、大调整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于2009年9月1日前已经全部告竣。先后分两年实施的一期工程,2008年全州共调减学校73所,全部为小学;2009年全州共调减学校250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初级中学5所,小学243所。两年共调减各类学校316所,到2009年9月,全州将原来的372所中小学调减为53所,转移学生27103名。从这个新学期开始,原先海南86.8%的中小学已经不复存在,而全州中小学在校学生却比大调整之前增加万余名。
[FS:PAGE]
这是记者在工程建设现场看到的一些情景——
    场景描述之一:
    兴海县城南侧的子科滩上一座现代化的小学已经落成。这是这次大调整中新建的一所完全小学,占地210多亩,建筑面积近16600平方米,投资超过2200万元。据说,这是目前省内中小学中占地面积最大的一所学校。
    6月28日,我们由同德方向前往兴海。午后,从唐乃海上到子科滩,老远就望见一片光彩夺目的建筑,陪同采访的海南州教育局局长公保说:“那就是新建的兴海县民族寄宿制小学”。尽管他曾多次到过这里,但他兴奋的样子依然像是望见了一片海市蜃楼。
    约下午两点多,我们走进这所学校。一条宽敞的柏油路通往学校,路边种上了绿树。校园里,一幢幢教学楼、宿舍楼以及多功能活动室、餐厅在不同的区域相映生辉。南面穿过一片绿化带,有一片开阔的空地上将建成草原上最好的运动场。北面、东面都是大片的绿化带,约有10年以上树龄的一棵棵青海云山已经先于这所学校的主人在这里扎根,它们将用绿色和生命迎接这所学校的第一批老师和学生......
    场景描述之二:
    6月28日晨,雨后。同德县城后面的山坡。因为地方狭窄,找不到平坦的地方作校址,新建的同德县民族寄宿制完全小学的建设用地,几乎都是从山坡上开挖出来的。整个学校那21100多平方米的建筑物所在的地方原来都是山坡,土方量惊人。那幢作教学楼的主体工程是目前同德县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一座标志性建筑。为了保证学校安全,他们不但开挖出来一大片作校园的平地,而且,还精心修筑了护坡工程,为学校建起了安全屏障。
    场景描述之三:
    6月29日上午。雨。恰卜恰。海南州民族寄宿制中学。
    标志性建筑是那幢教学楼,建筑面积接近10000平方米,是迄今为止海南全州单体建筑面积最大、外观设计最漂亮的建筑物。站在远处看,它就像一艘扬帆远航的巨轮。
    楼体正面两侧和中间分别有三道楼梯,向下通往一楼,那里全是实验室;向上从校园直接伸向二楼,像船上的舷梯,二楼以上全是教室和教研室。校园里的绿化美化工程正在加紧扫尾。
    离它不远处,就是共和县民族中学。这是这次大调整中重点扩建的学校。海南很多学校的学生因为学校要加紧施工已经提前放暑假了,这所学校的期末考试也正在进行。这一天,初一年级的所有学生都集中在新建的多功能餐厅里考语文。很多学生已经开始写题为《美丽的校园》的作文。我注意到,几乎所有的学生在文章一开始就写到了他们的校园里所发生的变化。他们喜欢把自己的校园比作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是的,既然他们都是祖国的花朵,那么,他们的校园就理应是一座花园……
    经过这次大调整,海南全州县以下地区只有一些人口密集、城镇化程度较高的重点乡镇保留了一所中心寄宿制小学,其余中小学全部集中到县城或州府所在地,实现了城乡统筹和规模办学。
    海南9万余名中小学生为之欢呼雀跃——
    他们再也不用担心漫漫求学之路上的万般艰辛,他们终于也和城里的孩子们一样,在现代化的教室里上课了。在新学期刚开始的这几天里,发生在新校园里那些故事既令人捧腹而又令人心酸。很多来自农村牧区的孩子第一次住在楼房里、第一次使用水厕、第一次在澡堂洗澡,甚至第一次刷牙、第一次在盥洗室洗脸……
    他们从偏远的草原深处和落后封闭的乡村一下子走进现代文明的阳光下,他们不知所措。但他们是幸运的,他们为之兴奋得彻夜不能入睡。他们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悄悄爬起来,到校园里去看那些绚烂的灯光……海南州州长更藏加说:“他们所有的记忆一下子就全被刷新了,他们已经模糊地意识到自己身上正在悄然发生的一种深刻变化,而没有意识到他们身上正在发生的这种变化不仅会改变他们一生的走向,而且还将会改变他们周围的生活,甚至会改变生养了他们的那片土地”。
    海南近5000名教师为之热泪盈眶——
    对他们来说,这是一项使自己的身心再次得以解放的工程。他们中的很多人为此喜极而泣。教师曾被称作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为了坚守这份崇高,他们曾用自己的青春为海南的教育事业谱写过一曲慷慨悲歌,现在它终于迎来欢乐的颂歌了。尤其是那些在偏远农牧区学校任教的老师们,在付出巨大牺牲和奉献之后,他们终于迎来了一个可以重新点燃人生梦想的时刻。
    海南32万余农牧民群众为之载歌载舞——
    今年秋天,每所新学校的开学典礼就变成了一个各民族群众隆重的庆典,他们载歌载舞,用满心的喜悦和欢乐为那些新学校揭幕。
    8月29日午时12时左右,贵德县民族寄宿制学校门前的空地上,停放着一大片摩托车,足有三四百辆,留出来的通道上拥挤的人流就像是到了贵德六月的会场。有好几名民警同志在那里维持秩序,照顾进出的孩子。主管副县长李秀兰告诉我们,因为是中午,很多人去吃饭了,要不,那场面还要壮观。
    正是午餐时候,走进可同时容纳1600名学生就餐的两层楼的大餐厅,很多刚报名的小学生正在用餐。据介绍,他们每个人都有固定的餐桌和座位,他们进到餐厅时,他们的饭菜已经分开整齐地摆到每个人的餐位上了,正餐都是四菜一汤,用完餐,他们所要做的只是把自己的餐具重新摆好,然后就可以离开。不仅是吃饭,只要进到这个学校,所有的一切都有专人为他们服务。包括为他们打开水、洗衣服。
    四年级学生宗央卓玛的餐桌上,同伴都已经离开,她也快吃完了,餐盘里只剩最后一点饭菜。她说,她已经吃得很饱了,但是,她还是要把剩下的那点饭菜吃干净。看得出来,她不愿、也不能浪费。
    在食堂门口,我们见到了忙得满头大汗的县教育局局长尕藏太,他说,他一直在食堂里照顾孩子们吃饭。这是他们在新学校里的第一顿饭,一定得让他们吃得开心。这就是海南州新建的学校。以后海南州所有的孩子们都能在这样的学校和环境里上学了。听着满校园的欢声笑语,在校园里一路走来,同行的几个人不时地发出这样的感慨:真为今天的孩子们感到幸福。
    尾声
    贵德一所新建学校的大门主体像一块巨大的纪念碑,上面用浓重的金色写着“为未来奠基”几个大字,那是一个写照,那是海南人用心血和智慧浇筑的一座丰碑。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教育是我们未来的希望。一个地方有了良好的教育就等于有了千秋兴旺的根基,就有了一对能够腾飞的翅膀。
    那么,未来的海南是否会腾飞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