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海南州采取九项措施加快“两基”攻坚步伐

作者:海南州政府办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08-05-27 09:22:52 点击数:

海南州把“两基”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今、明两年采取九项措施,加大“两基”攻坚力度,在确保同德县提前一年实现“两基”的同时,狠抓全州“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推动全州“两基”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进一步强化政府行为。始终把“两基”工作列入全州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将各项指标分解落实到乡镇、学校、具体责任人。加大督查力度,重点对适龄少年儿童入学及分布流动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对初中在校生和扫盲对象进行教学质量检测抽考。同时,邀请州、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视察、调研教育工作,积极建言献策,营造全社会共谋教育发展、协调推进“两基”工作的格局。
    二是加大教育投入,保障教育经费。深化细化农牧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措施,将农牧区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确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州级安排1000万元、五县安排1700万元分别列入州县两级财政预算,设立教育发展基金,并保持年均10%的增长。2008年全州整合各类资金8300万元对部分学校进行改扩建,计划两年内筹集2000万元,建设、配备学校实验室、图书室和教学仪器、生活设施。继续落实和兑现骨干教师津贴、教师培训费和对中高职称教师体检费,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三是整合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布局。结合全州教育大调研成果,扎实做好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编制、定点学校建设等重点工作,计划投资3.37亿元,全面推进中小学教育调整布局试点工作,力争两年内将全州372所中小学调整为51所,构建“州办高中、县办初中、乡办小学、村办学前教育”的办学新格局,走“规模化办学+寄宿制管理”的发展路子。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满足群众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
    四是完善政策措施,创新教育机制。从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满足群众享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创新教育体制机制,州委、州政府将配套出台《关于加强教育管理,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决定》、《关于加强“两基”攻坚工作,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的意见》、《海南州教育督导评估办法》等33个政策性文件和办法措施,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是合理调配教师,推行校长竞聘任用制。借中小学布局调整之机,切实解决教师分布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打破乡镇区域界限,对中小学教师在县域范围内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整。同时,制定教师培训规划,强化教师培训,推动教师专业化工作。改革校长选拔任用制度,制定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条例,小学校长的选拔打破乡域界限,面向全县公开竞聘上岗;初中校长打破县域界限,在全州范围内进行公开竞聘上岗;高中校长打破州域界限,面向社会进行公开竞聘上岗。
    [FS:PAGE]六是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发挥“三种模式”作用。将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巩固扩大“两基”成果、提高“两基”质量水平的重要途径,着力加强以计算机网络教室、卫星教育收视点和教学光盘播放点三种模式的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积极探索适合州情的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以及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以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提升“两基”质量和水平。计划两年内投资3000万元在全州各中小学实现“班班通”,使信息技术教育覆盖面达到98%以上。
    七是狠抓扫盲工作,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狠抓扫盲工作的组织领导、经费、教材、教员、学员、时间、地点、办证“八落实”,形成基础教育与扫盲教育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格局。坚持扫盲与“普九”工作同安排,同要求,同检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办农牧民扫盲班。充分利用全州389所乡镇、村社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现有的远程教育网络优势,向农牧民群众开展实用生产技术的培训,促进全州成人文化教育的健康发展。
    八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办学规模。积极探索现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模式,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和专业建设,努力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扩大州职校办学规模,年内计划投资1000万元,实施实训综合楼、学生公寓楼等建设项目。力争到2010年,州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达到3000人规模,全州职校在校生达到高中阶段在校生的40%,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5%以上。
    九是积极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结合全州教育布局调整,编制州、县两级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充分利用现有的村级校舍资源,发展、普及幼儿学前教育,着力将基础教育的触角延伸到学前教育,形成完备的基础教育体系,在全省农牧区率先普及学前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