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藏区经济发展的方式及途径

作者:王文长 来源:西藏研究 时间:2008-04-28 14:55:49 点击数:
    人文的藏区与自然的青藏高原空间基本一致,面积约占西部地区的近一半,加之地势高亢,有地球第三极之称。我国及南亚许多河流皆发源于此,生态地位突出,人文与地理环境独特,在世界日益开放和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背景下,引世人瞩目理所当然。这就为藏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藏区经济发展事实上正在成为被关注的热点。
    藏区经济发展无论是空间还是领域,都涉及面很大。因此,本文只能大题小做,浅尝辄止,就存有歧见的个别问题发表一管之见。
    一、藏区经济发展过程的工业化方式
    工业化虽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对藏区来说仍然是新颖的。尽管一些地区现代工业已有一定的发展,甚至达到较高的水平,但就总量和经济发展的整体而言,工业的发展还十分微弱,经济生活中工业化的影子还很模糊。
    工业化最早是作为现代化的基本程序提出来的。但有一阵,工业化几乎遭到现代化的唾弃与流放,一批概念企图从不同方面取代工业化和克服工业化的产业局限,并从更全面的产业结构变动来反映经济生活的变化。但产业结构的变动、产业发展前后联向效应的形成是以什么为背景的呢?实际上这种变化也是与现代工业的发展相联系的,工业化成为现代化的基本内容无可厚非。工业化也不等于单一的工业产业的发展,而是在现代工业技术进步基础上的产业结构变动。而且工业化是就开放系统而言,不是追求封闭系统单一的工业发展,也就是说,局部区域的工业化可以不通过该区域的工业发展,而是通过其他区域的工业技术来实现,即通过其他区域的工业技术来实现对本区其他产业的改造。工业化涉及两个层面:一是工业的发展逐渐在生产结构中占居较大的比重;二是工业发展提供的技术向其他产业渗透,农牧业、服务业等从工业的发展中获得技术,被工业的技术进步所同化。
    对藏区来说,无论经济如何发展,工业化是无法跨越的,问题在于工业化采取何种方式。我认为,藏区经济发展过程的工业化可能不是表现为封闭区间的工业发展,而是表现为开放区间的工业发展,即主要依靠其他地区常规工业发展提供的技术装备实现对本区产业技术构成的改造;表现为农牧业、服务业等第一、三产业现代技术含量的增加,而不是表现为藏区产业结构中工业比重的增大。
    藏区经济发展过程当然也需要本区的工业发展,但工业发展的途径和方式不应当沿袭一般区域的三次产业结构演进模式。事实上,藏区一般常规工业的发展有其特殊困难。首先是资源配置成本较高,当地人力资源及原材料供应不仅不具有比较优势,反而耗费较大,效率较低,成本较高;其次是存在外部市场的挤压,在市场日益开放的前景下,工业发达地区的工业品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许多日常工业品从区外调进比在区内生产价格更低、质量更好。这必然影响了藏区常规工业品的竞争力,并导致许多工业企业难以发展,部分国有企业虽然依靠国家财政补贴得以支撑,但缺乏市场竞争力,长期亏损。如西藏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1997年共314个,实现利润22249万元;其中亏损企业67个,企业亏损面为21.34%;亏损企业当年亏损额为3841万元。亏损企业亏损额占利润总额的17.26%。虽然西藏工业企业的亏损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全国企业亏损的体制共性,但也反映出一定的区域特性。从亏损企业的分布看,轻工业占17.16%,重工业为24.44%;其中轻工业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亏损面达31.82%,重工业中的原料工业为28.72%,加工工业为22.22%。亏损面最大的工业企业正是非西藏所长的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行业,如文教体育用品、合成纤维制造、日用化学制品、日用玻璃制品、日用金属制品,以及化工原料、机械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等行业。这说明西藏工业的发展应该是有所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在西藏国民生产总值的产业构成中,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小。1997年,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为38∶22∶40。这一结构状态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西藏工业发展的特殊性,以及其他藏区工业发展的特殊性。
    藏区能够发展工业,事实上藏区也一直在发展工业。但藏区所发展的工业应当是具有市场竞争活力的:一是应当有资源禀赋的特色基础;二是应当符合市场需求的特色倾向。有资源基础和需求依据的工业才可能获得发展,逐渐形成有特色、有活力的藏区工业。在藏区已有的工业发展实践中,效益较好、有竞争活力和发展前景的企业,都是有良好的资源基础和需求依据的,并充分体现了藏区的发展优势和特点。
    从藏区经济发展的整体看,工业化的重点,宜侧重于开放条件下工业技术对农牧业的技术改造。事实上农牧业迄今仍是藏区最具基础性、影响最深广的产业。在藏区人口中80%以上迄今仍生活在乡村中从事农牧业(如西藏1997年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2.8%),在经济总量中农牧业占有较大比重(如西藏1997年第一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8%)。农牧业的发展进步和现代化是藏区经济发展的标志,也是西部大开发最根本的任务。农牧业的技术进步和现代化必须有工业发展提供的技术基础的支持,由工业发展提供农牧业技术进步所需的机械。设施及相关技术和经营手段,通过工业发展带动农牧业发展。从藏区的实际情况看,农牧业的工业化不可能也不应当仅仅依靠藏区区内的工业发展所提供的技术支持,而是应当利用开放条件由区外的工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跳过区内常规工业发展的环节,借助开放条件下的区外工业技术,直接争取农牧业的现代化。
    二、藏区经济超常规发展的条件及途径
    近年来,超常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时髦概念,对于循常规难以跟上发达地区的西部来说,争取超常规发展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超常规发展也必须讲条件和方法。藏区是最有条件争取经济的超常规发展的。事实上,藏区经济发展已带有超常规的性质,从经济建设的投入状态和产业结构看,都不同于其他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内部结构的反差和现代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特点更加突出。其中西藏尤为典型,许多援藏项目的建设从区域经济循序渐进的常规看,便带有超越常规发展的特点。
    但这里所提的藏区经济超越发展常规或超常规发展,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在经济技术结构演进上的超常规,即超越封闭状态下资源配置、生产力结构演进和产业技术结构的常规次序,在考虑到新的资源要素、生产力要素、当代高新科学技术进入的基础上,重新衡量面向国内外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使生产力要素的组合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产业技术结构发生质的飞跃,进入现代产业技术的序列。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对西部开发投资力度的加大,新的市场环境和要素流动及技术转移,特别是信息技术对时空距离的缩短,藏区经济发展便可能借助当代先进经济技术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施超越经济技术阶段的区域、产业技术进步政策,通过产业技术结构质的飞跃,超越经济技术传统的循序渐进更新常规和产业技术结构演进常规,直接进入新的产业技术结构层次;另一方面是超越传统的发展思路,从开放市场需求倾向与藏区资源禀赋特色基础的供求结构来考虑经济发展的具体方式和途径。
    绿色之风时下已经吹遍世界各个角落。绿色作为环境质量的标志和生命的象征,正在成为一种时尚:市场营销的时尚,健康消费的时尚,产业发展的时尚。包括西部开发,也希望山河重披绿装。这种绿色时尚也为藏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藏区是我国目前受工业污染最少的区域,洁净的环境资源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稀缺资源;同时,藏区还拥有无污染的洁净能源,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绿色动力。
     开展清洁生产,提高食物环境质量,提供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是今后产品生产的主导方向。充分利用藏区得天独厚的无污染环境、无污染能源,及高原丰富而独具特色的生物资源,研究和开发无污染、高质量、新时尚的清洁生产工艺和产品;通过对高原多样性生物资源多功能的研究、开发利用和深加工,提高资源的使用价值和利用率及市场效益;形成无污染、高营养食物蛋白的规模生产技术和能力,促进具有藏区特色的新兴生态型绿色产业的发展,这是绿色时尚、绿色动力为藏区发展绿色产业提供的天时地利。
    从当今产业发展的经验看,凡是新兴的、有活力的产业,其基本特征都是获得独特环境资源以及独特民族文化资源滋养和有力支持的;反观不景气的产业,恰恰是过于平庸和一般化,失去特色内涵的竞争活力。因此,依托藏区无污染的绿色资源,发展绿色产业,提供绿色产品,将是藏区产业创新的方向。
    “圣”字招牌,是藏区绿色产业的重要特点和市场营销策略。经过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熏陶,藏区一批新兴产业正在突出一个“圣”字。产业发展借助世界屋脊的圣地感,借助高原环境的圣洁感,产品的“圣品”营销定位正在逐渐形成。以“圣”字为象征意义的绿色产业,将是藏区以无污染环境和资源为基础,具有绿色标志和附着浓郁民族文化特点的创新产业。以“圣”字为象征的绿色产业渲染藏区的环境、资源、文化特征,突出产品的独特性、稀缺性、圣洁性,以“圣”为旗帜。如西藏林芝易贡茶场生产的茶叶,称“珠峰圣茶”,在其营销广告手册中写道:“一饮可得六字真言,杯中尽驻佛国奇香”,营造了一种独特的净土环境和文化氛围,带有超凡脱俗和强烈民族文化色彩的圣洁感飘然于茶香之中。“珠峰圣茶”充分利用西藏林芝地区生态环境和文化特色,开拓的茶饮品选择新颖的视角,烘托了这种与环境、文化相关的神秘色彩,显示出很强的市场竞争活力。
    随着以“圣”字为象征的绿色产业的发育、成长,产业产品结构的拓展,藏区的独特资源及与之相关的产品也将被更充分地发掘出来,并发展出系列特色产品。如红景天产品系列,可由医疗品领域扩展到保健品领域。其他如臧医药、藏区旅游以及牦牛和青稞等特色资源,都可以开发出系列特色产品。事实上,藏医约和藏区旅游近年来已经显示出很强的发展潜力,藏药已经走出青藏高原,声誉日隆,正在成长为民族医药的著名品牌。藏区旅游业也方兴未艾。藏区对国内外旅游者的吸引力,并不单纯是因海拔高度而发育的自然景观,而是在这种自然景观中镶嵌着民族文化的灿烂华彩。除了透迤的雪山、辽阔的草原、湛蓝的天空、立体的五彩、壮丽的湖光等景物外,闪光的金顶、肃穆的经幡、飘忽的玛尼旗、缓缓转动的经筒,特色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宗教文化无疑是最具魅力的。人文遗址和寺院一直是旅游者云集之地。
    超越传统的发展思路,顺应市场需求的特色倾向,便可能发现新资源,开拓新市场,甚至化腐朽为神奇。如藏区目前不太受欢迎的冬小麦,也可能利用其蛋白含量较低的产地环境和物化结构的特点,开发出高原独特的无污染减肥绿色食品。
    经济发展从总体看是一个渐进的自然过程。由于外部环境和自身资源基础的原因,藏区存在争取经济超越发展常规的可能性。但同时也必须看到超常规发展是有条件的。而且从本质上看,无论如何超常规都必须立足于实际。所谓超常规,也只是使实际发展要素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资源配置效率更高。争取藏区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关键就在于充分发挥自身资源禀赋的特色基础,充分借助、利用当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和外部发展势差,使内在的资源禀赋特色在当代科学技术的成果的作用下,获得新的市场活力。
    三、藏区经济发展过程增长点与社区建设的协调
    藏区是我国城市化程度最低的区域,地域辽阔,城市很少。以经济发展的自然过程看,随着农业产业技术构成的提高,必然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聚集。这种状态在藏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样会出现。但由于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的约束,藏区农牧业人口向城镇的聚集较为缓慢,城市化对农牧区的辐射较弱,少数城市的现代化很难推动广大农牧区的现代化。从现实看,藏区的城乡发展差距问题甚至比东部一些地区还突出,迄今的经济增长能量主要聚集在少数城市。由于广大农牧区的发展要素分布相对分散,新兴的生产力要素主要聚集在少数城市。这样一来,藏区经济发展在资源有限、效率优先的借口下,便很容易形成资源对现有少数城市的进一步聚集。这种一般化的点、轴、面推进方式对广大农牧区的发展很不利。一是少数城市的增长对广大农牧区的辐射带动有限,少数城市的膨胀难以承受农牧区过剩劳动力的转移,也不利于中小城镇的成长;二是农牧区的投入不足也将制约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而农牧区恰恰是江河源地,是防止水土流失和进行植被建设、促进生态系统良性演进的关键地区;三是与广大农牧民的利益距离十分遥远,很难体现富民为本的初衷。因此,协调有限资源在增长点与社区建设之间的配置关系,应充分考虑藏区经济发展过程的社区建设和城镇化的需要,关照到生产力布局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区域增长点的培育重点宜放在中小城镇的建设上,以形成对农牧区更广泛的辐射和推动。
    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由重点城市的一般城镇到农牧区渐次推进,重点城镇获得优先发展具有必然性。这种必然性包括自然环境、社会发育、政治管理、投资效率等方面的因素,也包括经济发展过程外援的因素,外援总是在条件相对好的地方介入,重点城镇就不可避免地成为投资中心。但与此同时也应当特别重视农牧区的社区建设,努力改善社区道路、能源、通讯、广播电视等公共服务条件。社区设施建设把立足点放在农牧民相对聚集的乡镇,在空间上靠近居住分散的农牧民,使社区的公共服务更直接地进入农牧民的生产生活过程。这对农牧业生产的技术进步和农牧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行为方式的调整,进而推动农牧区和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其一,社区设施建设将有力地促进农牧区的市场发育。农牧民经济生活自给倾向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受市场交易条件的约束,进行商品交易的成本较高。社区设施建设将为社区市场的发育创造条件,对降低当地农牧民商品交易费用,调剂农畜产品供给、流通,增强对农牧区资源动员、利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市场发育和商品流通的活跃是农牧区经济生活摆脱自给自足的封闭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基本保障,是农牧区和农牧业市场化程度提高的基本要求。
    其二,社区设施建设将有助于提高对农牧区生产技术和管理的服务水平,增强农牧业生产管理技术、经营管理信息对生产过程的影响力,及时调整改善农牧业生产结构和生产经营方式,促进农牧业生产管理的现代化。
    其三,社区设施建设可以改善农牧民的住区环境,缩小与外部世界的距离。整洁有序的社区环境和基本的对外联络设施,将有助于塑造新的生活观念和社区形象,也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增强社区对游客的吸引、接纳能力,同时,电视有效地缩短社区与外界的距离,以一种新的方式传播外部世界的生活方式,克服环境的闭塞、信息传递不畅的局限。
    其四,社区设施建设也有助于家庭能源的改善,推动家庭经济的现代化。改善农牧民的家庭能源结构,运用新型、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使牛羊粪、秸杆、树根、灌木等从家庭能源中解放出来,这是农牧民生活方式、农牧区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农牧民传统的家庭能源结构往往导致地力的反哺不足,牛羊吃了草、秸杆后,没有把粪便还给土地,而是被拾走,虽然作为燃料的灰烬最终还于土地,但经过转化所剩肥力和数量已大大减少。藏区多数土地事实上比较贫瘠,加之耕作技术方式仍比较落后,耕作层浅薄,牛羊粪及秸杆反哺不足,地力便明显地不济。有些农民收获青稞甚至连根拔走,这样给土地留的肥料就更少了。因此,努力改善农牧区家庭能源结构十分必要,通过社区设施建设,如太阳能光电版、太阳能灶、小风能发电机等,实现家庭能源的现代化,这也是对农牧业发展的有效支持。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往往容易在效率的借口下功利地强调所谓经济理性和发展趋向,而忽视最基础的家庭经济生活状态和民族生存方式。当然,藏区经济发展应该强调理性和适应发展趋势,但这一过程本身理当关照到分布广泛、居住分散、沿袭较多生产生活传统的市场竞争弱势群体,关照到藏区居民自由选择的生活价值。实际上,着眼于最广泛的利益基础,立足于农牧区、农牧业、农牧民的发展要求,也是经济发展的理性。总之,经济发展虽有一般趋向,但不同时间、环境下的发展方式、途径各不相同。如果说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经济发展必须反映当地居民的利益,有利于当地居民生存质量的改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