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经济发展八大特点
2011年,海南州坚定不移地贯彻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强化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壮大特色经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质量和效益,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协调性不断增强,呈现八个方面的特点:
着力谋划未来五年发展新蓝图。制定了《海南州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海南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一系列专项规划,确立了“四个翻番”、“八个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六个方面走在全省藏区前列”的总体发展目标。目前,全力实施“十二五”规划,已成为海南工作的鲜明导向和强大动力,成为全州上下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
着力促进农牧业转型升级。紧紧抓住建设国家级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这一有利时机,坚定不移地走生态畜牧业发展路子,科学制定实验区建设《总体规划》,扎实推进5个生态畜牧业示范村、51个生态畜牧业启动村和69个生态畜牧业建设村实施工作,组建专业合作社87个。稳步推进以共和拉乙亥麻村和元者村为核心的环湖生态畜牧业示范区、以贵德吾隆村为核心的“农牧藕合式”示范区、以贵南麻什干村和贡哇村为核心的草产业发展示范区、以兴海上游等4村为核心的有机畜牧业示范区、以同德黄河村为核心的良种牦牛养殖示范区等各具特色的生态畜牧业示范区建设,初步形成了经营模式多元化、项目建设业态化、基地建设规模化的生态畜牧业发展雏形。
着力增强经济发展的支撑力。认真贯彻实施“一带四区”工业发展战略,全力打造沿黄水电工业带,羊曲水电站建设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加快推进共和风光能产业发展区建设,以青海蓓翔、恒基伟业等4家风光能电站为主的新能源工业发展迅猛,拉开了打造“千兆级”新能源产业基地的序幕。全力实施恰卜恰工业发展区和鄂拉山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区项目建设,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对口支援地区的帮扶,10家企业入驻恰卜恰工业发展区。年内共完成工业投资14.67亿元,同比增长55.2%,实现工业增加值21亿元,同比增长10.6%。
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优势。围绕促进形成 “一区两带”旅游发展新格局,构建海南旅游产业发展大体系,贵德旅游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年内共接待省内外游客14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9%和98%。
着力抓好以拉动经济增长为主的项目和投资工作。突出基础设施、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社会事业、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启动和建成了一批农林牧水、工业发展、新能源开发、城镇建设、公路交通、旅游设施、社会事业等事关全州长远发展的重大工程,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创历年同期最高水平,形成了依托投资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强劲态势。全州共争取和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52个,同比增长1倍;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9个,同比增长1.7倍。
着力增强引领发展的带动力。坚持从城镇规划抓起,科学编制了恰卜恰镇、河阴镇、倒淌河镇、河卡镇、茫曲镇、过马营镇等建设规划,编制完成了恰卜恰城北新区开发4.7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全面完成了恰卜恰新城区土地征用、拆迁等前期工作,总投资1.26亿元的共和县城天然气输送工程完成管网铺设46公里,建成加气站1座。大力引导农牧民进城定居,促进人口集聚,年内仅通过游牧民定居工程实现进城定居近2000户8000人。
着力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共完成人工造林6.87万亩,封山育林44.72万亩,义务植树214万株;治理退化草地50万亩,完成退牧还草禁牧135万亩,改良草场21.58万亩。扎实推进百万亩高原生态经济林工程项目建设,种植枸杞7310亩,枸杞经济林基地初具规模。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共勘界和发证林权816万亩。启动实施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5092万亩各类草场实现了全覆盖。
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坚持走开放融入、借力发展之路,组织实施招商引资项目56个,引进省外到位资金23.75亿元。坚持把对口支援重点放在经济帮扶、民生改善和人才培训方面,投资7000万元的江苏省对口支援海南州首批援建项目全面开工建设,水利部对口支援贵德水利示范县建设全面启动,对口援建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坚持经济援青与智力援青相结合,组织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干部共730人赴外培训。户籍制度、集体林权制度、医药卫生体制、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创新发展的新机制逐步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