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中的“领飞顶梁”
作者:才让本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25-01-17 10:09:54
点击数:
从共和县塘格木镇出发,走完16公里的颠簸羊肠小道,眼前便是兴海县河卡镇五一村。
在兴海县诺金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院内,人头攒动,机械轰鸣,工人们正忙着将刚收回来的青稞装袋、油菜籽加工成菜籽油。
记者一行人正在采访时,合作社理事长闹尖才让从别处赶回来,介绍起合作社这些年的生产经营情况。
曾当过村主任的闹尖才让,是兴海县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参加高素质农牧民培训的各种证书加起来有一摞。眼界开阔的他,懂技术、理念新、会管理。
在政府和农牧部门的支持帮助下,选择优质品种,科学种田,让闹尖才让尝到了甜头。2019年至2021年,合作社入股和流转土地10500亩,种植青稞6000亩、油菜4000亩、燕麦500亩,年总收入668.49万元。
“我们从耕种到秋收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如果机械实在不够用,就和其他合作社、家庭农场联合作业,让机械发挥最大的效力。”闹尖才让懂得合作的优势。
在油菜加工厂房,合作社办公室主任尼玛才让自豪地介绍起基地种植的“青油21号”品种菜籽油。“相比传统品种,‘青油21号’没有苦味、营养价值高、油烟不大。”
尼玛才让说,合作社加工的菜籽油半年就会销售清库,兴海县、塘格木镇合作的超市非常认可“青油21号”菜籽油,且合作社承诺如遇产品质量问题包退包换。
依托畜牧业和种植业两大支柱产业,五一村大大小小成立了二十多家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其中,以种植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为主要产业的诺金合作社投资1300万元,2023年村集体壮大资金资金分红5万元,发放工资70万元,产业年底盈利分红200万元,人均分红1.3万元。
五一村,因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突出先后受到省州县嘉奖,村里不仅种植产业兴旺,还在兴海县购置商铺,与河卡镇共建“三村宾馆”,村集体经济发展可谓“四面开花”。
2021年,乡村振兴号角吹响,面对新的起点、新的征程,五一村“两委”征得90%村民同意,利用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村集体牦牛产业基地。眼下,五一村产业发展红红火火,家家都有小轿车,人人都忙个不停,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兴海县诺金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院内,人头攒动,机械轰鸣,工人们正忙着将刚收回来的青稞装袋、油菜籽加工成菜籽油。
记者一行人正在采访时,合作社理事长闹尖才让从别处赶回来,介绍起合作社这些年的生产经营情况。
曾当过村主任的闹尖才让,是兴海县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参加高素质农牧民培训的各种证书加起来有一摞。眼界开阔的他,懂技术、理念新、会管理。
成立于2016年06月的兴海县诺金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入股户数52户152人,占地面积15亩,合作社整合耕地10500亩。合作社辐射带动周边群众积极参与到种植队伍中,五一村种植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借全省牧区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契机,利用自身耕地面积广的优势,诺金种植专业合作社将社员入股的土地,规模化种植适宜生长的青稞、油菜、燕麦等高原特色农作物和饲草料。
“青稞种植我们选用了昆仑14号和昆仑15号,这是我们经过实验选择的品种。这两个品种的好处是生育期短,成熟的时候抗倒伏,风吹也不掉穗头,产量高。”闹尖才让是种田能手,深深懂得农业生产中良种、良法的重要性。在政府和农牧部门的支持帮助下,选择优质品种,科学种田,让闹尖才让尝到了甜头。2019年至2021年,合作社入股和流转土地10500亩,种植青稞6000亩、油菜4000亩、燕麦500亩,年总收入668.49万元。
“我们从耕种到秋收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如果机械实在不够用,就和其他合作社、家庭农场联合作业,让机械发挥最大的效力。”闹尖才让懂得合作的优势。
在油菜加工厂房,合作社办公室主任尼玛才让自豪地介绍起基地种植的“青油21号”品种菜籽油。“相比传统品种,‘青油21号’没有苦味、营养价值高、油烟不大。”
尼玛才让说,合作社加工的菜籽油半年就会销售清库,兴海县、塘格木镇合作的超市非常认可“青油21号”菜籽油,且合作社承诺如遇产品质量问题包退包换。
依托畜牧业和种植业两大支柱产业,五一村大大小小成立了二十多家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其中,以种植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为主要产业的诺金合作社投资1300万元,2023年村集体壮大资金资金分红5万元,发放工资70万元,产业年底盈利分红200万元,人均分红1.3万元。
合作社不仅为五一村种植农户带来了颇丰的经济效益,还让许多村民看到了新农村发展的希望和热情。农忙时到合作社务工,农闲时去别处挣钱,务工分红两不误,只要有勤劳的双手,收入比以前提高了不少。
久迈多杰是一名挖掘机司机,长期在合作社里做冬浇工作,全村52000亩耕地都是由他完成冬季浇水,每年工资加奖金有6至7万元的收入。
“从11月份开始,到来年4月份,有5个月的浇水期,这5个月里我基本上没有休息,虽然很忙但收入不错,我一直会在合作社里干下去。”久迈多杰说。
在土地上多年的摸爬滚打,让闹尖才让深深认识到,只有规模化种植才能提高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只有优质才能优价。
2020年3月,兴海县聘请省农林科学院、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专家到河卡镇五一村诺金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农家肥堆制、有机肥全替代化肥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政府提倡种植有机作物,我们也要增强环保意识,尽快掌握和使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对于化肥农药的危害,闹尖才让他心里有本账,一亩地用800斤有机肥就能产生和化肥一样的肥力,但政府每亩地补贴一半的有机肥料,投入成本的压力不是太大。
“现在青海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我们积极响应。我们1万多亩的耕地全部使用农家肥和有机肥,真正做到优质优价。”闹尖才让说。
目前,兴海县有23个家庭农场、31个农牧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土地入股、流转等方式标准化种植青稞、油菜、蔬菜等5.6万亩,绿色农产品种植占全县耕地面积的72%以上。以现代生态农牧业为主导的市场化、标准化、专业化绿色产业形态基本形成。
正因为有了像诺金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样的村集体经济,五一村的产业发展才能红红火火。现在,村里家家都有小轿车,有的人家有两三辆车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五一村村“两委”也愈发忙碌了。
“从11月份开始,到来年4月份,有5个月的浇水期,这5个月里我基本上没有休息,虽然很忙但收入不错,我一直会在合作社里干下去。”久迈多杰说。
在土地上多年的摸爬滚打,让闹尖才让深深认识到,只有规模化种植才能提高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只有优质才能优价。
2020年3月,兴海县聘请省农林科学院、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专家到河卡镇五一村诺金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农家肥堆制、有机肥全替代化肥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政府提倡种植有机作物,我们也要增强环保意识,尽快掌握和使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对于化肥农药的危害,闹尖才让他心里有本账,一亩地用800斤有机肥就能产生和化肥一样的肥力,但政府每亩地补贴一半的有机肥料,投入成本的压力不是太大。
“现在青海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我们积极响应。我们1万多亩的耕地全部使用农家肥和有机肥,真正做到优质优价。”闹尖才让说。
目前,兴海县有23个家庭农场、31个农牧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土地入股、流转等方式标准化种植青稞、油菜、蔬菜等5.6万亩,绿色农产品种植占全县耕地面积的72%以上。以现代生态农牧业为主导的市场化、标准化、专业化绿色产业形态基本形成。
正因为有了像诺金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样的村集体经济,五一村的产业发展才能红红火火。现在,村里家家都有小轿车,有的人家有两三辆车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五一村村“两委”也愈发忙碌了。
这两年,村两委将100户建档立卡户的产业发展奖金分别整合到以种植业为主的诺金合作社和以牧业为主的强盛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建档立卡户每年都能从合作社经营利润中分红。
利用项目奖金,五一村不仅在兴海县格萨尔商业街有自己的商铺,还在河卡镇与毗邻两村共同建设“三村宾馆”,村集体经济发展可谓“四面开花”。2021年,五一村被评为“青海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乡村振兴战略省级示范村”。
获得“乡村振兴战略省级示范村”对五一村村“两委”来说,又是一个新的征程。五一村村“两委”班子多地考察后,目前已征得90%村民同意,计划利用乡村振兴项目奖金筹划建设村集体牦牛产业基地。
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全面吹响,五一村村“两委”班子知道,这是又一次冲锋的信号,新的起点、新的征程、新的希望。
在五一村,一个个合作社美好故事、一张张喜悦的笑脸、无不展示着村集体经济在乡村振兴中的“领飞顶梁”作用和党的领导下村集体经济不断结出的累累硕果。
利用项目奖金,五一村不仅在兴海县格萨尔商业街有自己的商铺,还在河卡镇与毗邻两村共同建设“三村宾馆”,村集体经济发展可谓“四面开花”。2021年,五一村被评为“青海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乡村振兴战略省级示范村”。
获得“乡村振兴战略省级示范村”对五一村村“两委”来说,又是一个新的征程。五一村村“两委”班子多地考察后,目前已征得90%村民同意,计划利用乡村振兴项目奖金筹划建设村集体牦牛产业基地。
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全面吹响,五一村村“两委”班子知道,这是又一次冲锋的信号,新的起点、新的征程、新的希望。
在五一村,一个个合作社美好故事、一张张喜悦的笑脸、无不展示着村集体经济在乡村振兴中的“领飞顶梁”作用和党的领导下村集体经济不断结出的累累硕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