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越冬首“进城” 翩跹起舞入画来
作者: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时间:2024-12-30 09:11:45
点击数:
冬日清晨,漫步在贵德县虎头崖河畔,在日出微光的映照下,洁白美丽的白天鹅与波光荡漾的湖水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成群结队的白天鹅时而悠闲散步、时而三五成群的在湖面上翩翩起舞,引吭高歌,为这片高原古城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贵德作为大天鹅的越冬地之一,每年11月初至翌年3月中旬,这些白色精灵都会从遥远的西伯利亚等地启程,沿着特定的迁徙路线,历经千山万水,最终抵达这片温暖的避风港,开启长达4个月的越冬时光,从不缺席贵德的冬天。

“一行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落霞与孤鹜齐飞”……候鸟迁徙季,这些诗画中的场景在天山南北的湖泊、湿地和草原频频上演。环境好不好,鸟儿说了算。白天鹅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对环境和水质的要求极高,贵德县域内环境静谧,水质甘纯,林木成行,绿树成荫,为候鸟们提供了理想的栖息繁衍场所。作为生态向好的见证者,天鹅的翩然而至不仅是对这片土地的深情眷恋,更是对生态保护工作成效的生动见证。
近年来,贵德县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突出位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河湖长制工作作为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全面建立河长组织体系、管理体系、责任体系,推进河湖管护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不断加大城乡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提升全民环境保护意识,以全面深入细化地开展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为重要抓手,为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方向。而每年季节更替时期,野生的大天鹅、苍鹭等大批珍稀鸟类到贵德栖息,正是贵德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自然资源优势突显的有力佐证和生动演绎。

严格执行黄河流域禁渔期制度,查处非法捕捞,加大水生态保护力度,全县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6%,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率100%,黄河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
在保护的同时,贵德也在治理上下足了功夫。建立健全河湖管护组织体系、制度体系、监督体系、协作体系,持续创新“河湖长+检察长”“河湖长+警长”工作载体,严格落实黄河贵德段管理保护“十条措施”,形成水陆齐抓、管治并举、标本兼治的工作格局。加快推进智慧河湖长制工作,在黄河沿岸重点区域安装太阳能无线预警播报系统和24小时监视系统,以远程监管和重点监管相结合,实现“分段治水”向“全域治水”有效转变。

为广泛动员各族群众积极参与,壮大力量,打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全县各地乡村大喇叭时常响起,线上各类政府宣传工作群工作动态不断,带动着更多人积极参与其中,使环境共享、共建、共治理念深入人心。
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环境保护,需滴水穿石、久久为功。贵德精准施策,坚持规划引领,坚持依法治污,强化科技赋能,严守安全底线,强化源头管控,开展生态修复……一系列呵护生态“颜值”,提升经济“含绿量”的举措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贵德县不仅改善了候鸟栖息地的条件,也展现出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美好画卷。如今,蓝天白云、清水绿岸已经成为贵德发展的靓丽底色,这片土地正以更加健康的生态环境,迎接每一个翩然而至的生命,大天鹅的迁徙故事更是为贵德生态文明的诗篇书写了温暖的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