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海南,渐行渐近
作者:才让本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22-06-08 09:05:52
点击数:
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绿树成荫……走进海南州,绿水青山,依旧一方净土;草木茂盛,满目壮美景色。
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是人们眼中最美的“风景”,也是海南州各族干部群众美好生活的“愿景”,更是海南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钱景”。
“景”色背后,是海南州履行保护生态环境“国之大者”重大职责的行动自觉,也是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关于“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具体要求的海南州的生动实践。
这一年,海南州牢固树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认真落实《海南州州级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合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整改中央、省级历次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突出问题,不断补齐生态环境短板,全州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
生态安全屏障的构筑,需要实实在在的举措去大力实施;美丽海南的壮阔画卷,需要无数美丽的版图去无缝拼接。
这一年,海南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攻坚水污染防治、全力攻坚土壤污染防治,持续不断做好生态保护“加法”和环境污染“减法”,让空气质量、水质量、土壤质量始终保持良好水平。
“小区附近的废品收购站搬离后,周围的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空气质量也越来越好了。”贵德县河阴镇贵源小区住户赵生云说,得益于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深入,小区附近废品收购站污染环境问题得到了解决。
环境就是民生,蓝天也是幸福。目前,州府所在地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1%,其他四县空气质量优良率均在95%以上。全州163辆公交车均为新能源车,830辆出租车中新能源占86.86%。全州13家重点监管企业评定“良好蓝牌”企业12家。
污水变清流,环境大变样。在攻坚水污染防治中,海南州的工作成效可圈可点。
“过去,生活污水直接排到恰卜恰河里,臭气熏天;现在河道里看不见污水,河道景观也有了大变样。”恰卜恰河的变化折射出的是海南州治理城市农村生活污水的实际成效。
这一年,海南州实行科学规划、标准建设、监管引导,建立城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机制,让城市农村实现“水清、岸绿、景美”。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这一年,海南州完善生态保护与司法联动机制,年内共受理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案件56件,刑事批捕1件2人,受理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涉嫌破坏环境资源案件10件17人。
守护我们碧水蓝天的绿色家园
黄河流经海南州境内411公里。九曲黄河,蜿蜒而下,哺育着中华民族的各族儿女。这也就意味着海南州承担着黄河“上游”职责和“上游”担当。
行走黄河,记者一路目睹,“河”自河北乡流入海南州,到达龙羊、贵德便变成了“清”,其水质为国家一级地表水。究其原因,源自海南州在抓好黄河上游流域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工作中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全方位“体检”发现问题整改方案》《河湖长制》《河长制湖长制暗查暗访工作制度》制度的坚决落实。
“把保护生态环境、爱护美丽家园作为分内之责,变成自觉行动。”2022年3月15日,海南州四大班子领导带头示范,在全州范围内组织干部群众开展环境清洁集中行动,此举是海南州用实际行动让碧波荡漾青海湖和清清黄河成为青海省和海南州永远的骄傲的重要一环。
这一年,海南州制定《“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出台《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实施方案》《州级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全面明晰部门职责,切实压实生态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5月的一天早晨,贵德县46岁护林员俄日项欠驱车从家中出发,直奔20公里外的东山林场。刚到时还晴空万里,到中午便开始飘雪,让具有贵德古八景“东山烟雨”美名的林场宛若一片仙境。
2021年,贵德县成功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东山林场场长童生杰说: “生态环境保护迎来新的历史机遇,我们要做好青山守护人,不断书写生态环境保护成就的新篇章。”
像俄日项欠一样,如今,海南州7796名生态管护员坚守着保护自然资源、做好森林防火的初心,针对不同的季节加强森林日常巡护。
这一年,《草原管理办法》《城镇市容环境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林草长制》《路长制》等制度的相继印发,让海南州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持续完善、全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向指引更加明确、组织领导及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体系机制也更趋完善。
建设海南永续发展的美好家园
每年4月,是海南州各地开展义务植树的大好时节,在各地的植树造林点,各族干部群众挥锹培土、提水浇灌,一起为建设美丽海南播撒新绿。
数据显示,2021年至目前,海南州共实施国土绿化巩固提升12.9万公顷,完成义务植树654万株,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2.4%。同时,青海湖、更尕海等湿地植被总盖度由原来的32-35%提高到50%-60%。
放眼共和县塔拉滩,曾经的“不毛之地”上摆开着一望无际的光伏产业阵容,比肩接踵汇成蓝色海洋,光伏板浩瀚万顷,如湛蓝的湖水波光粼粼,令人震撼。
绿色发展是世界潮流,也是海南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基调。这一年,编制完成《海南州“十四五”清洁能源发展规划》,扎实推进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持续壮大“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和“西电东输”主力基地,青豫直流二期配置电源等九个重大项目全面开工建设。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随着绿色环境的不断营造,海南州绿色财富也在不断增加、人民绿色福祉不断提升,绿色发展的良好态势正在形成。
营造绿色家园的浓厚氛围,要加强舆论引导,不断强化人民群众环保意识。
这一年,海南州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落实生态环境新闻发言人制度,组织开展“保护青海湖,我是志愿者”、环保科普“六进”、环保设施公众开放等生态文明建设宣传系列活动,州级媒体刊发新闻报道96篇(条)。
站在新起点上,海南州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作为各级党政组织学习的第一课程,紧紧围绕“努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海南样板”目标而不懈奋斗。
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是人们眼中最美的“风景”,也是海南州各族干部群众美好生活的“愿景”,更是海南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钱景”。
“景”色背后,是海南州履行保护生态环境“国之大者”重大职责的行动自觉,也是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关于“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具体要求的海南州的生动实践。
这一年,海南州牢固树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认真落实《海南州州级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合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整改中央、省级历次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突出问题,不断补齐生态环境短板,全州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生态安全屏障的构筑,需要实实在在的举措去大力实施;美丽海南的壮阔画卷,需要无数美丽的版图去无缝拼接。
这一年,海南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攻坚水污染防治、全力攻坚土壤污染防治,持续不断做好生态保护“加法”和环境污染“减法”,让空气质量、水质量、土壤质量始终保持良好水平。
“小区附近的废品收购站搬离后,周围的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空气质量也越来越好了。”贵德县河阴镇贵源小区住户赵生云说,得益于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深入,小区附近废品收购站污染环境问题得到了解决。
环境就是民生,蓝天也是幸福。目前,州府所在地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1%,其他四县空气质量优良率均在95%以上。全州163辆公交车均为新能源车,830辆出租车中新能源占86.86%。全州13家重点监管企业评定“良好蓝牌”企业12家。
污水变清流,环境大变样。在攻坚水污染防治中,海南州的工作成效可圈可点。
“过去,生活污水直接排到恰卜恰河里,臭气熏天;现在河道里看不见污水,河道景观也有了大变样。”恰卜恰河的变化折射出的是海南州治理城市农村生活污水的实际成效。
这一年,海南州实行科学规划、标准建设、监管引导,建立城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机制,让城市农村实现“水清、岸绿、景美”。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这一年,海南州完善生态保护与司法联动机制,年内共受理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案件56件,刑事批捕1件2人,受理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涉嫌破坏环境资源案件10件17人。

黄河流经海南州境内411公里。九曲黄河,蜿蜒而下,哺育着中华民族的各族儿女。这也就意味着海南州承担着黄河“上游”职责和“上游”担当。
行走黄河,记者一路目睹,“河”自河北乡流入海南州,到达龙羊、贵德便变成了“清”,其水质为国家一级地表水。究其原因,源自海南州在抓好黄河上游流域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工作中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全方位“体检”发现问题整改方案》《河湖长制》《河长制湖长制暗查暗访工作制度》制度的坚决落实。
“把保护生态环境、爱护美丽家园作为分内之责,变成自觉行动。”2022年3月15日,海南州四大班子领导带头示范,在全州范围内组织干部群众开展环境清洁集中行动,此举是海南州用实际行动让碧波荡漾青海湖和清清黄河成为青海省和海南州永远的骄傲的重要一环。
这一年,海南州制定《“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出台《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实施方案》《州级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全面明晰部门职责,切实压实生态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5月的一天早晨,贵德县46岁护林员俄日项欠驱车从家中出发,直奔20公里外的东山林场。刚到时还晴空万里,到中午便开始飘雪,让具有贵德古八景“东山烟雨”美名的林场宛若一片仙境。
2021年,贵德县成功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东山林场场长童生杰说: “生态环境保护迎来新的历史机遇,我们要做好青山守护人,不断书写生态环境保护成就的新篇章。”
像俄日项欠一样,如今,海南州7796名生态管护员坚守着保护自然资源、做好森林防火的初心,针对不同的季节加强森林日常巡护。
这一年,《草原管理办法》《城镇市容环境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林草长制》《路长制》等制度的相继印发,让海南州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持续完善、全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向指引更加明确、组织领导及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体系机制也更趋完善。

每年4月,是海南州各地开展义务植树的大好时节,在各地的植树造林点,各族干部群众挥锹培土、提水浇灌,一起为建设美丽海南播撒新绿。
数据显示,2021年至目前,海南州共实施国土绿化巩固提升12.9万公顷,完成义务植树654万株,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2.4%。同时,青海湖、更尕海等湿地植被总盖度由原来的32-35%提高到50%-60%。
放眼共和县塔拉滩,曾经的“不毛之地”上摆开着一望无际的光伏产业阵容,比肩接踵汇成蓝色海洋,光伏板浩瀚万顷,如湛蓝的湖水波光粼粼,令人震撼。
绿色发展是世界潮流,也是海南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基调。这一年,编制完成《海南州“十四五”清洁能源发展规划》,扎实推进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持续壮大“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和“西电东输”主力基地,青豫直流二期配置电源等九个重大项目全面开工建设。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随着绿色环境的不断营造,海南州绿色财富也在不断增加、人民绿色福祉不断提升,绿色发展的良好态势正在形成。
营造绿色家园的浓厚氛围,要加强舆论引导,不断强化人民群众环保意识。
这一年,海南州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落实生态环境新闻发言人制度,组织开展“保护青海湖,我是志愿者”、环保科普“六进”、环保设施公众开放等生态文明建设宣传系列活动,州级媒体刊发新闻报道96篇(条)。
站在新起点上,海南州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作为各级党政组织学习的第一课程,紧紧围绕“努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海南样板”目标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