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乡镇沙珠玉 治沙斗贫成“绿海”
作者:耿辉凰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20-09-22 16:34:42
点击数:
高原乡镇沙珠玉 治沙斗贫成“绿海”
——青海省共和县沙珠玉乡采访见闻
沙珠玉,无玉更无珠,有的只是漫无边际的沙子。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曾经的沙珠玉乡被当地人称为“风窝窝”“沙窝窝”“穷窝窝”。经过50多年持续不断的治沙斗贫,如今这个乡已成了粮仓、“绿海”,部分村庄正在开发旅游景区。
——青海省共和县沙珠玉乡采访见闻

49岁的代艳林是上卡力岗村村民,他回忆道:“别看现在这里是一片‘绿海’,但在上世纪70年代,这里风沙肆虐。特别是春天,经常把村子都围了。”为躲避风沙,上卡力岗村不得不整村搬迁。
沙珠玉乡沙化面积一度多达80万亩,由于毗邻共和县城和海南州政府所在地,当地居民饱受风沙之苦。海南州委宣传部副部长傅玉莲回忆说:“小时候为了躲沙子,上学都要包着头巾。”

环境改善了,沙珠玉乡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如今,沙珠玉乡的生猪养殖业和粮食种植业已形成品牌。副乡长南本加说:“沙珠玉的生猪远近闻名,价格高还好销;小麦亩产量平均400公斤;蚕豆品质也很好,价格好时一公斤卖五六元钱。”
虽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代艳林不等不靠,除种好自家18亩责任田外,还通过流转方式承包了村里近90亩耕地。农忙时,他在田间挥汗如雨;农闲时,他去县城打零工。为了早日脱贫,他还发展家庭养殖业,最多时养30头猪。

南本加说,依靠治沙造林形成的“绿海”,脱贫后的沙珠玉乡准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上卡力岗村的游客接待中心今年将投入使用,村里的景区建设正紧锣密鼓进行中,这两天村民们正忙着参加烹饪培训。
一场秋雨过后,站在曾经是流动沙丘目前已长满植被的村南山坡上,南本加骄傲地说:“如今的沙珠玉,已是小有名气的粮仓和绿洲,景区投入运营后,这里将是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地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