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三江源退牧还草和禁牧搬迁取得初步成效
作者:
来源:青海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网
时间:2007-12-12 09:56:32
点击数:
省十次党代会以来,我省三江源退牧还草和禁牧搬迁工程取得了初步成效,基本实现了多年来一直追求的草畜平衡的目标。通过搬迁禁牧,安置的农民安居乐业,积极发展生产。移民社区基础设施已基本达到牧区小康村的标准,初步走出了一条牧区城镇乡村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我省自2003年实施退牧还草工程、2005年启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各个部门的努力支持和牧民群众的踊跃参与下,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2003年至2006年,国家累计下达投资计划34.12亿元,截止2006年底已完成投资21.31亿元,占下达计划量的62.5%。项目区覆盖4州1市18县64个乡镇,受益牧民达4.23万户,约20万人。
据了解,国家先后下达退牧还草工程任务6090万亩,我省累计完成禁牧任务5266万亩。2003和2004两个年度完成减畜138.29万羊单位,占项目区存栏量的65.86%,总量上基本实现了多年来一直追求的草畜平衡的目标。下达搬迁禁牧计划13255户61657人。截止目前,已安置移民6800户31620人。通过零散搬迁集中安置和聚居禁牧两种方式,,三江源地区已建成35个移民社区。这些社区基本实现了水、电、路“三通”和教育、卫生、通讯、环卫“四配套”,其硬件设施已基本达到小康村的标准,成为当地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的示范点。
搬迁进入城镇的牧民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的帮扶下,绝大多数创造了新的劳动收入,正在成为适应城镇生活的新型劳动者。
《摘自青海日报》
二00七年四月二十九日
我省自2003年实施退牧还草工程、2005年启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各个部门的努力支持和牧民群众的踊跃参与下,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2003年至2006年,国家累计下达投资计划34.12亿元,截止2006年底已完成投资21.31亿元,占下达计划量的62.5%。项目区覆盖4州1市18县64个乡镇,受益牧民达4.23万户,约20万人。
据了解,国家先后下达退牧还草工程任务6090万亩,我省累计完成禁牧任务5266万亩。2003和2004两个年度完成减畜138.29万羊单位,占项目区存栏量的65.86%,总量上基本实现了多年来一直追求的草畜平衡的目标。下达搬迁禁牧计划13255户61657人。截止目前,已安置移民6800户31620人。通过零散搬迁集中安置和聚居禁牧两种方式,,三江源地区已建成35个移民社区。这些社区基本实现了水、电、路“三通”和教育、卫生、通讯、环卫“四配套”,其硬件设施已基本达到小康村的标准,成为当地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的示范点。
搬迁进入城镇的牧民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的帮扶下,绝大多数创造了新的劳动收入,正在成为适应城镇生活的新型劳动者。
《摘自青海日报》
二00七年四月二十九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