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加快荒漠化治理进程
作者:东主才让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10-03-23 10:09:00
点击数:
今年,海西州将围绕实施柴达木沙漠化国道防护林建设、青藏铁路沿线防沙治沙造林、柴达木枸杞产业标准化基地、柴达木沙漠化优良种繁育基地、柴达木封山育林及农田林网改造节水示范和柴达木无公害药物技术研究防治等六大工程,加快柴达木荒漠化生态治理进程。
实施柴达木沙漠化国道防护林建设工程。重点建设夏日哈段、格尔木东出口段、315国道乌兰至德令哈段绿化,两侧营造宽30米左右林带。防护林带建设总长度100公里,面积约4500亩,造林采取节水灌溉模式,努力建设乔灌花草搭配,参次多样、结构合理的高标准绿化工程。工程实施后,109、315国道将初步形成“绿色通道”和“绿色长廊”,发挥防护林体系保护国道、保障畅通的防护功能。
实施青藏铁路沿线防沙治沙造林工程。重点建设青藏铁路西格二线厚日至连湖段铁路沿线119公里绿化,采取节水灌溉,栽植乔木4000亩。此项工程将使青藏铁路大动脉在海西境内实现“绿色一条龙”,为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提供生态保障,建设保护铁路沿线农田生态安全,城镇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实施柴达木枸杞产业标准化基地工程。以德令哈怀头他拉镇、柯鲁克镇6个规模为2万亩枸杞标准化基地为重点,辐射带动都兰县、乌兰县和格尔木市5个标准化基地建设,建设规模达到10万亩,形成西部“枸杞一片红”,着力打造柴达木枸杞品牌。枸杞标准基地的建成,年产枸杞干果达到1500万公斤,年产值达到6亿元。枸杞种植等劳务带动全州农牧民年人均增收2000元,并将充分调动农牧民群众投身防沙治沙、参与林业产业化发展的积极性。
实施柴达木沙漠化优质良种繁育基地工程。重点建设海西州优质林木良种繁育基地1400亩,智能化温室1座3000平方米,并配套基础设施。培育城镇及农田林网更新改造优质苗木1000万株,柴达木优质枸杞苗木2000万株。良种繁育基地的建成不仅降低了造林成本,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并且保护优质种质资源,支撑柴达木枸杞产业和“柴达木枸杞”品牌,为全州大规模营造经济林、推动枸杞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实施封山育林及农田林网改造节水示范工程。实施封山育林400万亩,中幼林抚育4万亩;农田林网更新改造,采取节水灌溉造林,以年均2000亩的规模逐年将退化、老化、残次林带彻底更新,提高林分质量,保护和改善绿洲农田,保障农业稳步增收,为绿洲农业发展发挥支撑作用。
实施柴达木无公害药物技术研究防治工程。加快无公害药物研发工作,加大无公害药物研究投入,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力度,在每个枸杞基地开展无公害药物防治研究5至10亩,努力实现柴达木枸杞无公害药物研究新突破,组建统防统治专业化队伍,提高无公害药物防治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为今后柴达木枸杞出口加工、创造优质品牌、占领国内外市场奠定良好基础。(青海湖网特约记者 东主才让 报道)
实施柴达木沙漠化国道防护林建设工程。重点建设夏日哈段、格尔木东出口段、315国道乌兰至德令哈段绿化,两侧营造宽30米左右林带。防护林带建设总长度100公里,面积约4500亩,造林采取节水灌溉模式,努力建设乔灌花草搭配,参次多样、结构合理的高标准绿化工程。工程实施后,109、315国道将初步形成“绿色通道”和“绿色长廊”,发挥防护林体系保护国道、保障畅通的防护功能。
实施青藏铁路沿线防沙治沙造林工程。重点建设青藏铁路西格二线厚日至连湖段铁路沿线119公里绿化,采取节水灌溉,栽植乔木4000亩。此项工程将使青藏铁路大动脉在海西境内实现“绿色一条龙”,为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提供生态保障,建设保护铁路沿线农田生态安全,城镇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实施柴达木枸杞产业标准化基地工程。以德令哈怀头他拉镇、柯鲁克镇6个规模为2万亩枸杞标准化基地为重点,辐射带动都兰县、乌兰县和格尔木市5个标准化基地建设,建设规模达到10万亩,形成西部“枸杞一片红”,着力打造柴达木枸杞品牌。枸杞标准基地的建成,年产枸杞干果达到1500万公斤,年产值达到6亿元。枸杞种植等劳务带动全州农牧民年人均增收2000元,并将充分调动农牧民群众投身防沙治沙、参与林业产业化发展的积极性。
实施柴达木沙漠化优质良种繁育基地工程。重点建设海西州优质林木良种繁育基地1400亩,智能化温室1座3000平方米,并配套基础设施。培育城镇及农田林网更新改造优质苗木1000万株,柴达木优质枸杞苗木2000万株。良种繁育基地的建成不仅降低了造林成本,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并且保护优质种质资源,支撑柴达木枸杞产业和“柴达木枸杞”品牌,为全州大规模营造经济林、推动枸杞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实施封山育林及农田林网改造节水示范工程。实施封山育林400万亩,中幼林抚育4万亩;农田林网更新改造,采取节水灌溉造林,以年均2000亩的规模逐年将退化、老化、残次林带彻底更新,提高林分质量,保护和改善绿洲农田,保障农业稳步增收,为绿洲农业发展发挥支撑作用。
实施柴达木无公害药物技术研究防治工程。加快无公害药物研发工作,加大无公害药物研究投入,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力度,在每个枸杞基地开展无公害药物防治研究5至10亩,努力实现柴达木枸杞无公害药物研究新突破,组建统防统治专业化队伍,提高无公害药物防治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为今后柴达木枸杞出口加工、创造优质品牌、占领国内外市场奠定良好基础。(青海湖网特约记者 东主才让 报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