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三江源区生态功能明显得到改善

作者:王春燕 来源:西海都市报 时间:2012-07-23 15:11:00 点击数:
  自2005年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生态系统好转,三江源区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源区已发现中国植物特有属25个,占全国特有属214个的12.2%,这些珍贵物种通过项目的实施得到了有效保护。这是记者日前从青海省三江源办了解到的。
  据省三江源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源区森林资源得到封护管理,生态功能恢复明显。主要表现在面积扩大、林木生物量增加。2010年同2005年相比,森林面积净增加16.1平方公里,有林地增加24.94万亩。工程实施以来,工程区盖度年均增长2.1%,非工程区盖度年均增长1.3%,较非工程区增加0.8%。乔木年均增长1.37%,灌木林增长7.9%。“这些数据明显说明了三江源区生态功能恢复明显,生态系统也得到改善。”这位负责人说。
  以三江源区18个保护区中最大的保护分区索加——曲麻河保护分区为例,与2010年7月的观测数据比较,6年来10只以上、30只左右的藏野驴和10只左右的藏原羚种群明显增多;而岩羊出现了多达144只的种群;藏羚羊从上世纪80年代的不足两万只,恢复到目前的七万多只;野牦牛也被多次观测到了53只以上的种群;猎隼、大鵟等猛禽数量都有所增加;斑头雁和赤麻鸭等国家三类以上野生动物的栖息活动范围也呈扩大趋势。
  据调查数据显示,三江源区植物类有野生中藏药材雪莲、大黄、党参等,还有国家珍稀濒危一级保护植物二叶兜被兰、红门兰、沼兰等,国家珍稀濒危二级保护植物星叶草、红花绿绒蒿等,国家珍稀濒危三级保护植物麻花艽、麦吊云杉等,还有野生脊椎动物上百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几十种。兽类有马鹿、马麝、岩羊、赤狐、石貂、豺、狼等,鸟类有蓝马鸡、雪鸡、环颈雉、岩鸽、金雕等。
相关推荐